【明報專訊】上月16日,廣州亞運單車計分賽中,香港人認識了負傷勇奪亞運的港隊代表黃蘊瑤,其實,炒車群中另一港隊悍將刁小娟也嘗試奮力爬起再賽,唯因脫骱、骨折而忍痛放棄,港單車隊教練沈金康感嘆:「這是帶隊25年生涯最大遺憾。」
但約一周後,手臂多了兩顆螺絲的刁小娟為挑戰自己再戰公路賽,其鋼鐵般的意志,嚇呆了對手。等到她站在倫敦奧運頒獎台上才去訪問,恐怕已經太遲。
沈金康﹕25年生涯最大遺憾
「小時候坐父母的單車,後面綁上兩個框,我和弟弟一邊坐一個。」小娟腳下晃着晃着,憶述她與單車的接觸。15歲,她加入業餘單車隊,18歲被召入福建省隊,父母一開始以為她只是玩,「後來她去看我的訓練場地,感覺很恐怖!」高高賽道傾斜近45度,「不怕,習慣了」,看她膝蓋上無數傷疤,其實是摔到習慣了。
後來,福建隊衰落至剩下3個隊員,小娟堅持踩下去,直到港隊教練沈金康帶隊參賽時掘得這塊瑰寶,2008年把她召入香港隊,與黃蘊瑤、李慧詩等新星一起集訓。
金牌在望 與黃蘊瑤同炒車退出
上月廣州亞運,小娟在場地計分賽一鳴驚人,全程80個圈,8個衝刺點,賽到一半,就已幾次第一名衝刺,累積了28分。但一次令香港觀眾觸目驚心的撞車意外,令她和黃蘊瑤倒地。傷勢較輕的黃蘊瑤咬牙作賽奪銀,獲譽「鐵血戰魂」,被迫退賽的小娟卻含淚逃避記者追訪。「我飛滾出去,面貼在地上,很想站起來,但完全不能動了,很痛苦啊!如果再來的話,我想會上去騎!39圈已經28分了,如果堅持下去,獎牌肯定會有,因第二名(黃蘊瑤)是27分,第一名是34分。或許是命運注定,覺得我付出的還不夠,給我一些磨練吧。」這就是運動員的心理質素。
沈金康說:「她整個手骨被扯下來脫骱了,粉碎性骨折,韌帶撕裂。」小娟憶述,當時全家看電視直播,「我爸爸不敢出聲,弟弟第一個叫出來:啊!然後假裝跟媽說,不是她不是她!」當晚,她入院全身麻醉駁回左手骱,醒來時手機已被打爆,刁母擔心得要命,「晚上1點沒有飛機,她嚷着坐火車趕過來」。刁母卻不知女兒竟躺在病牀上盤算着7日後的公路賽。「媽媽來了,她肯定會心疼,這會讓我變得軟弱……我身體很痛苦,但在電話裏面要笑,說:沒那麼嚴重……她要上網用視頻看我的傷,我就騙她上不了網……也不敢接受媒體採訪。」
兩日後,小娟飛往上海接受第二次全身麻醉手術,在肩膀釘了2顆6厘米長的螺絲,「麻醉藥還沒過,我就想立刻飛回去廣州!」但上了飛機,麻藥漸散,劇痛難耐,被迫落機再回醫院。
接下來的公路賽,「我從一開始都沒有放棄過……不試的話,永遠不知自己的極限在哪」。撞車後7日,各國車手發現刁小娟坐輪椅,紮着繃帶來到公路賽起點,紛紛投以震驚的眼神,議論紛紛:「她竟然回來了!」小娟的韌帶撕裂其實比骨折更嚴重,左手連筷子也不能拿,手臂是一吋也不能抬起來,她已經不是挑戰速度的極限,而是人類心理和身體承受痛楚能力的極限。賽了近2圈,嚇得人稱「魔鬼」的沈教練也忍不住揮手煞停:「可以了,可以了!不用再比了!」小娟第二次哭着離開賽道。
邊練習邊治療 擬戰下月世盃
這鐵血車手幾日前剛剛回港,每天上午練車,下午物理治療,卻又掂量着一個月後出戰北京世界盃。她說,事無必要,不踏出體育學院半步,「怕人太多,撞到手」。
今年已24歲,父母開始擔心她寧嫁單車不嫁人。「媽想讓我去做老師,覺得女孩子該平淡些,不能受太多苦」,但小娟接連用全國冠軍、亞洲盃冠軍等成績單來作答。焦急的刁母又曾找男孩跟女兒相親,但第三者已經擠不進小娟與單車的「二人」世界,母女因而吵鬧,但小娟一句:「路是我自己選的!」為母者唯有尊重女兒膝蓋上的疤痕。
明報記者 覃純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