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10多年前,每日賣不完的蔬菜數以公噸計,要由食環署的垃圾車連同蔬菜及垃圾一併運走,好誇張;近年不單沒有浪費蔬菜,有時還不夠賣。」菜統處經理黎國仁分析,以往內地菜市場實施配額制度,加上輸港蔬菜可賺取外匯,令菜農持續供應大量蔬菜到港,質素參差,結果供過於求,以致靚菜亦遭棄置在堆填區。
黎國仁說,後來內地加入世貿,全國均可自由調節供港菜量,本港入口菜從此受市場影響,價格波動較大,加上近年內地經濟增長迅速,「優質蔬菜才會運到香港,偶然會有業界魚目混珠,趁天氣差的日子如大雨或嚴寒,將內地也不要的蔬菜運到香港搏一搏,希望有人購買」。
菜統處的數字顯示,該處98年的交易量高達25.4萬公噸,今年截至11月只有14.3萬公噸(見表)。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