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澳門國際軍事會會長黃東向本報指出,日本擬引進的「全球鷹」,「絕對」算是全球第一的大型長航時無人偵察機,它猶如「空中吸塵機」般接收資訊,是美國可向日本提供的少數重要戰略武器,雖然它只具偵察功能,但威脅不下於真正武器,在日本的戰略地位將舉足輕重。
日海上防禦添利器
黃東指出,因日本海域遼闊,與中國、韓國及俄羅斯均有領土主權糾紛,引進「全球鷹」將可顯著提升日本海上防禦能力。「全球鷹」可長時間在東海監視中國艦艇活動,令中方一舉一動均被日方掌握,即使潛艇作對外通信,亦可能被「全球鷹」截獲,填補日方對有關水域的「盲點」,甚至反制中方,對「中國海上安全威脅很大」。
黃東又指出,「全球鷹」配備的合成孔徑雷達,可形成清晰度極高的影像,通過衛星數據鏈即時傳送到地面總部分析,當中幾乎沒有任何時差,假設敵方有異動,而己方在附近部署了攻擊機,總部即可指揮攻擊。由於「全球鷹」只在外圍偵察,中國要防禦頗為困難,最多只能在發現其遠程活動時,收藏軍事設施,並加強平時的偽裝工作,就如欺騙衛星般,把A設施偽冒B設施。不過,衛星軌迹有迹可尋,中國可在衛星經過上空時提早防備,「全球鷹」的活動卻難預測,彌補了衛星偵察的空隙,而且可在大氣層內運作,解像度比衛星更高,但成本更低。
「中國技術遜美10年」
黃東預料,「全球鷹」除了影響中國軍方,對民間保釣活動亦構成很大影響。保釣船大多體積細小,日方難以掌握其位置,保釣人士有機會突破日方防線闖入釣魚台水域,但「全球鷹」的偵察範圍寬廣,令保釣船可能避無可避。
黃東說,美國的偵察機技術,暫時只有中國較為貼近,國產的「無偵2000」更被喻為中國「全球鷹」,技術暫未有第3個國家可媲美。但他估計中國有關技術,與美國相比「有大概10年差距」。
明報記者 黃展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