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串羊肉串,毛利只有2至3毛錢,要賺10萬元,至少需賣出30多萬串,但賣烤羊肉串維生的40歲新疆維族人阿里木,8年間先後捐出辛苦賺來的10多萬元,資助百計貧困學生,還設立助學金。他的事迹感動數萬計網民,入選新華社的「中國網事.感動2010」年度網絡人物候選名單。
8年捐10萬助貧學生
出生在新疆和靜縣的阿里木自幼家貧,讀到高二就選擇參軍,其後浪迹天涯多年,在一名酒吧老闆的幫助下,於貴州畢節做起烤羊肉串生意。2002年4月,他路過貴州省鎮遠縣,參與撲滅一宗山火,當地政府獎勵他300元現金。回到畢節後,他將這筆獎金連同身上的200元,捐給畢節學院一名因家貧面臨輟學的女生。「500塊錢對很多人來說,只是很小的數目,對貧困生卻幫得上大忙。」從此,阿里木開始用烤羊肉串賺到的錢,資助貧困學生。
2006年,阿里木揣着烤羊肉串攢下的5000元,來到畢節學院,提出想每年出資幫助學院裏的困難學生。畢節學院黨委副書記湯宇華回憶說:「阿里木揣着一大摞錢,什麼面值都有,還帶着一股子烤羊肉串的味道。」畢節學院將這筆全校金額最小的助學金命名為「阿里木助學金」,每年資助20名貧困學生。
善行感動他人效法助學
從2002年至今,阿里木也不太清楚資助過多少學生,「直接資助的總有100多個。這麼多年,有餘錢就去資助,加上給一些學校的學生送學習用品,也該有好幾百學生了」。他對文化教育,有一種近乎崇拜的尊重。他說:「若每個人都懂得高科技,就會生活得很好,所以我幫助那些孩子學文化、學科技。」
經傳媒報道後,熱心助學的阿里木成了當地的「名人」。有網民說,他離開畢節時,特意去吃阿里木的羊肉串,感激他的執着與善良。目前愈來愈多網民關注這位留着大鬍子的新疆漢子,稱他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更多人在阿里木感召下,投入捐資助學的行列。湯宇華說,如今畢節學院每年為貧困學生發放來自社會各界的100多萬元助學金,「其中不少都是在聽說阿里木的事迹後,主動跟學院聯繫的。」
截至12月29日,在「中國網事.感動2010」年度網絡人物評選中,投票支持阿里木的網民已超過18萬人次,結果將於下月中公布。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