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歐債危機沒完沒了,歐元區今年預料仍將「驚濤駭浪」,英國智庫昨更警告歐元今年可能解體。但前蘇聯成員國愛沙尼亞今天卻將加入歐元區,成為第17個成員國。人口只有130萬人的愛沙尼亞,原希望加入歐元區有助經濟穩定,但目前國內意見不一,有反對者認為,愛沙尼亞現時一如是趕上鐵達尼號的最後一名乘客,加入歐元區實是「搭沉船」。
英智庫:歐元10年內八成機會解體
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昨發表報告稱,基於大部分國家都不肯落重藥改善經濟競爭力,在強弱成員國之間愈益失衡下,歐元未來10年只有兩成機會,能以目前形態繼續存在。CEBR還警告,西班牙和意大利今春有4000億歐元債券到期要再融資,可能引發新一輪危機,就算歐元今年不解體,也會大幅貶值,兌美元至少也可能大跌至接近一算。
與希臘同一條船 怨被迫付鈔解困
愛沙尼亞元旦零時便正式使用歐元,告別自1992年起使用的克朗。銀行櫃員機周四晚關閉放入歐元,元旦零時重新開放讓民眾提款。為免混亂,民眾自12月1日起便可免手續費兌換歐元。民調顯示,目前愛沙尼亞只有52%民眾支持加入歐元區,很多民眾對克朗依依不捨,因為那是國家擺脫蘇聯獨立的象徵,更擔心加入歐元區會引發通脹。
律師普勒梅斯(Anti Poolamets)是反對歐元運動的代表人物。他說﹕「愛沙尼亞就像取得鐵達尼號最後一張票的乘客。」他擔心,加入歐元區後,愛沙尼亞這個窮國,將被迫出錢參與拯救其他歐元區財困國。「我們負債是歐洲最低的。我們總不會揮霍無道。但現在我們卻跟希臘和愛爾蘭同一條船,要為經營不善的銀行和愛爾蘭銀行家付鈔。」
愛沙尼亞財長利吉(Jurgen Ligi)承認,加入歐元區動機「至少一半」是象徵意義的。他說﹕「我們國家太小,難以有獨立的貨幣政策,加入歐元區可吸引更多貿易投資。」愛沙尼亞克朗匯率初時跟德國馬克掛鈎,2002年改跟歐元掛鈎。獨立後,愛沙尼亞經濟一度急速起飛,贏得「波羅的海之虎」稱號,但2008年地區信貸泡沫爆破,愛沙尼亞陷入衰退,2009年經濟衰退14%。但為了加入歐元區,愛沙尼亞政府堅推緊縮政策,符合歐盟預算負債不得超過GDP 3%的要求。愛沙尼亞今年負債只佔GDP的1.3%,將是歐元區負債比例最低的成員國之一。有專家對愛沙尼亞經濟前景表憂慮,愛沙尼亞經濟學家卡特爾(Rainer Kattel)說﹕「我們雖不像希臘或西班牙那麼債台高築,但失業率卻高達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