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股開紅盤 創兩年新高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04日 05:59
2011年01月04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12月份製造業指數理想,加上中國12月採購經理指數下跌,減低加息預期,美股在新年首個交易日延續去年底升勢,早段升逾100點,升至自2008年10月以來新高。經濟增長預期升溫帶動紐約期油升破92美元,創兩年高位。

美國製造業12月錄得連續17個月增長,昨公布的ISM指數由11月的56.6升至57,符合市場預期,是7個月新高;同日公布的建造業指數亦勝預期,市場認為這再次印證美國經濟正復蘇。中國採購經理指數在連續4度上升後首次回落,令市場相信中國再收緊政策的機會減少,市場看好今年經濟增長。歐洲製造業數據亦較預期理想,法德股市均升逾1%。

製造業連續17月增長

由於憧憬經濟增長帶動能源需求,紐約期油昨一度升至92.3美元一桶,是2008年10月以來最高;倫敦布蘭特期油亦升至96.07美元一桶,亦是2008年10月以來最高。油價去年已升了15%,部分商品投資者相信油價今年無可避免升至100美元。商品分析員Mike Zarembski說﹕「交易員預期2011年石油需求增加,尤其是中國。市場一旦開始升勢便很難阻止。」

加息步伐左右經濟熱度

美國投資者雖然普遍看好今年經濟前景,但部分人擔心經濟增長過快,有過熱的危險。《華爾街日報》引述市場人士預測今年衰退機會為10%,但經濟增長太快的機會卻為20%。業界人士Ed Peters說﹕「最大風險是,經濟正復蘇,但聯儲局加息卻來得太慢。」市場認為2011年美國經濟會否過熱將取決於聯儲局。2010年的債息及商品價格增幅都已有過熱迹象,雖然聯儲局希望壓低債息,但債息秋季卻上升,令業主及企業融資成本上升,至於商品價格亦上漲,油價去年上漲15%,銅價上升33%,大豆及玉米分別上漲34%及52%。

華官方傳媒籲防資金回流美國

亞洲市場方面,韓國KOSPI指數升0.9%,至2070.08歷史新高,超越2007年10月31日的歷史高位。中國、澳洲、日本、新西蘭、泰國及越南昨日假期休市。亞洲新興市場今年亦有擔憂。官方喉舌新華社引述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警告,不應過度看淡美國經濟,新興市場要慎防資金回流美國的風險。她說﹕「如果美國經濟未來好於預期,造成資金回流,可能對已在高位的新興市場資產價格和匯價產生衝擊,就如同錢塘江水,來時氣勢洶洶,去時更加危險。」她指出,雖然經濟基本面強勁,但亞洲不能「得意忘形」,需要注意防範熱錢流走的風險。

撰文:郭銘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