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自去年8月海通資產管理(香港)在港推出首隻人債基金後,臨近歲晚,證監會亦批出兩隻人民幣計價債券基金,分別為「工銀亞洲環球人民幣定息基金」及「建銀國際人民幣收益基金」,令本港認可的零售人債基金增加至4隻,看好人民幣前景的投資者可把握時機,投資內地債市。
該兩隻人債基金與以往的結構類同,基礎貨幣為人民幣,主要投資定息、浮息債務工具及定期存款,據以往人債基金的投資策略,基金經理可買賣來自中國境內及境外成立的發行機構,如政府、銀行或私人企業所發行的人債,以及投資於內地以外的人民幣存款或存款證,或其他人民幣收益工具包括可換股債券、商業票據或短期票據等。值得留意的是,該等人民幣資產未必獲發評級,信貸能力及流通性比一般投資級別債券較低,故投資者須承受較大的價值波動及較高的交易對手信貸風險。
現階段建銀國際正處理銷售文件,未有向外交代認購金額等詳情,但市場消息透露,每年管理費或會略低於1%,以吸引零售客。目前「海通環球人民幣收益基金」及「恒生人民幣債券基金」的管理年費分別為1%及0.75%,最高認購費則為3%及2%。
據晨星(亞洲),海通人債基金過去3個月上升2.4%,同期計及人民幣升值1.12%,人債基金投資者共賺得3.52%的正回報,成績尚算不俗。海通資產管理展望,雖然人行在去年10月19日突然加息,超出市場預期之餘,也令內地債市出現較大的調整,但在中美貨幣政策方向日漸分化下,相比美元孳息曲線的中短期息差,人民幣的收益率顯得更加吸引。
撰文:劉佩珊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