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跨境上課學童 已達萬人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06日 05:59
2011年01月06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屯門區議員周錦祥表示,學童跨境來港上課這現象,已出現了超過10年。根據他從小學校長會和教育署取得的資料,5年前還只有大約5000人,現已增至大約1萬人。

其中最多學童是經過羅湖、福田口岸、文錦渡、沙頭角等幾個口岸出入境,並在上水、粉嶺、大埔、沙頭角、打鼓嶺等地區(統稱為北區)的學校上課,總數超過8000人。此外,亦有學童從深圳灣口岸出入境,在屯門或天水圍上課;或者從皇崗口岸出入境,在元朗或北區上課。

中港教育總監蔡雯兒表示,這些跨境學童都是在香港出生者,所以擁有香港居民的身分,能夠入讀香港的幼稚園和小學,享受港府的資助(如幼稚園學券)。這多數是因為他們的父親或母親為香港人,故選擇在香港的醫院生產,讓他們取得香港居民的身分,以及在香港的學校讀書。

跨境學童數目料有增無減

蔡雯兒相信,跨境學童的數目未來應會有增無減。一方面,是因為香港人與內地人通婚,或者因工作需要而長居深圳的會愈來愈多。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香港本土出生率下降,令部分本地學校愈來愈需要吸納這些跨境學童。

此外,香港和深圳之間的出入境口岸愈來愈多,亦可以方便這些學童來港上課。深圳正在規劃新增好幾個出入境口岸。其中,蓮塘口岸屬於較快落成者。

中港教育擬開來港預備班

另外,亦有愈來愈多夫婦雙方均為內地人,但為了迴避內地的超生罰款,以及為了子女的將來着想,仍然刻意來港生育,讓其子女取得香港居民的身分。

據悉,內地有些地方的超生罰款高達10多萬元。所以,不少夫婦寧願花幾萬元來香港的醫院生育。這樣,他們的子女便擁有香港居民的身分,而在內地則沒有其戶籍(等於香港居民回了內地居住)。這類內地夫婦更已不限於廣東省,甚至上海、湖南、湖北、南京、北京都有。

蔡雯兒表示,雖然這些學童並非居住在深圳,甚至不是居住在廣東省,沒可能每天跨境來香港上課,但仍然有可能衍生出商機。因為他們的父母既然刻意來港生育,讓他們取得香港居民的身分,很多都是較喜歡香港的法治、自由、教育和社會開明等。所以,將來很大機會會安排他們來香港讀大學或者移居香港。

中港教育就計劃,在暑假開設一些短期課程,教授這些學童廣東話、繁體字、英文,或者讓他們先熟習香港的學習模式,為他們將來到港預作準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