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垃圾徵費被轟擾民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06日 21:59
2011年01月06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環境局長邱騰華日前提出三招拆解本港廢物問題,包括源頭減廢,推行全面膠袋徵費、廢電器和電子產品徵費,用現代焚化方式,以及啟用廚餘回收中心。他昨日先後出席兩個電台節目,有市民批評政府徵費方案擾民,形容政府「用錢、用經濟去壓市民」,邱騰華回應表示,減廢需要公眾討論,並要多管齊下,認同單以經濟手法處理廢物會引起市民反感。

強調須公眾討論

邱騰華昨出席電台節目重申政府會提出一籃子方案減廢,例如啟用廚餘中心、污泥處理廠等。他指出,目前回收率約50%,仍然存在減廢回收的空間,目標是2015年增加至55%。他直言家居垃圾按量收費的方案具爭議,有人贊成,亦有人認為是令市民百上加斤,他表示,參考外國例子,若要提升回收率,但沒有經濟手段,未必能做到,需要各界深入討論。

市民批支援回收業不足

邱騰華指出,當局會重點推行廢電器及電子生產者責任計劃及全面推行膠袋徵費。他指出,前者在公眾諮詢期間收到超過2700份意見書,普遍的意見屬支持。但有市民昨致電電台節目時質疑政府欠缺長遠處理廢物策略,支援本地回收行業不足,更有人批評徵費方案擾民,令市民百上加斤。

另外,邱騰華昨回應立法會議員質詢時指出,本港的廢電器電子產品約有八至九成會循環再造,例如09年產生約7.2萬公噸廢電器電子產品,約有6.43萬公噸循環再造,主要為電視、雪櫃、廢塑料和廢五金等,只有小量被棄於堆填區。

他指出,今年稍後開始與業界及各持份者討論廢電器電子生產者責任計劃方案,包括收費方式、處理方式、進出口管制,以及如何協助本地回收及處理有關廢料等4個主要方面。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