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財政司長曾俊華下月23日會公布任內第四份《財政預算案》,面對坊間批評政府坐擁5000多億元的財政儲備,仍拒絕派糖紓解民困,曾俊華昨日反駁稱,政府並非「守財奴」,強調財政儲備是「應急錢」,要應付不時之需,又指「派糖」隨時適得其反,令通脹加劇,並非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但立法會和學者都批評曾俊華過於保守,認為他只是為拒派糖找藉口。
曾俊華昨出席中華總商會的「2011年經濟展望」論壇致辭時指出,有很多言論認為政府財政儲備過多,但香港屬開放型經濟體系,容易受全球經濟起伏影響,收入時高時低﹕「利得稅是我們最大的經營收入,過去10年在388億元至1042億元之間上落,而同期的地價收入則在54億元至623億元波動,這是相當大幅度的波動。」
議員批過於保守
他指出,由於收入波動,財政儲備是香港的「應急錢」,以應付突發需要,並在經濟不景和財困時發揮保護作用和提供緩衝。他舉例,98/99年度起的6年內,共耗用了約2000億元儲備填補赤字,等於當時四成多的儲備﹕「財政儲備必須能夠應付日常需要,並給予足夠資源應付未有撥備的負債……政府絕不是「守財奴」,我們的原則是應使則使。」
面對來勢洶洶的通脹,要求「派糖」之聲此起彼落,曾俊華卻表示,要衡量「派糖」會否對整體消費有過度刺激,避免反過來加大通脹壓力,不可把「派糖」視為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以免對政府財政造成持續和沉重的負擔,政府會因時制宜推出適當對策,對付通脹。
學者指派糖增通脹風險低
要求政府「全民分紅」分享經濟成果的自由黨,主席劉健儀批評曾俊華過於保守﹕「政府不用『攬實』這麼多的財政儲備,究竟「應急錢」要儲到何時?儲到哪個水平才夠呢?」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關焯照亦認為,港府「派糖」引致通脹的風險不高,因派糖主要受惠者是基層﹕「如今基層因通脹而令購買力下降,政府派糖只是幫補他們生活費,他們不會亂花。若派糖給高消費一族,他們會亂花,才會導致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