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富戶怕被叮走 公屋爆除名潮長青網文章

2018年04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4月11日 07:43
2018年04月11日 07:43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房委會去年10月正式實施新公屋富戶政策,住戶入息或資產超出入息限額5倍或100倍,或在港擁有住宅物業,就需被「叮走」。為免因成為富戶而失去公屋單位,房屋署最新數字顯示,去年有多達4.11萬公屋戶獲准刪除家庭成員戶籍個案,按年升逾兩成,是5年來首次突破4萬宗。
去年首破4萬宗
公屋建屋量遠追不上供應,輪候上樓時間增至4.7年。房委會2016年底通過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富戶交還公屋條件由原本雙軌制改為單軌制,即原本住戶入息及資產需同時超出入息的3倍及84倍才需遷離公屋,但新富戶政策下,公屋住戶入息或資產超出入息限額5倍或100倍,或在港擁有物業就被「叮走」。
目前約有2.24萬個公屋富戶,當中2萬戶繳交倍半租金、約2,400戶繳交雙倍租金,及約32戶正繳交市值租金。但過去5年,平均每年僅收回約210個富戶單位。
有公屋戶為逃避被「叮走」,早於房署審查前,提早刪除家庭成員戶籍。房屋署數字顯示,2014、2015及2016年分別批准3.62萬、3.39萬及3.38萬宗刪除家庭成員戶籍個案,2017年首三季則有3.18萬宗刪除家庭成員戶籍個案。
不過,房署最新數字顯示,去年全年批准4.11萬宗公屋戶刪除家庭成員戶籍個案,即短短3個月內已有9,300宗新增的刪除家人戶籍個案獲批;有關數字更按年升超過兩成,是首次突破4萬宗。
據了解,獲准刪除戶籍個案,約半數屬刪除子女戶籍,部份已不在公屋單位內居住。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成員兼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稱,自公屋富戶政策收緊後掀起「除名潮」,認為公屋戶刪除家庭成員宗數突破4萬宗屬意料之內,「政府一下子加辣,公屋戶驚成家人冇屋住,都會除咗名先」。尹續稱,不排除有部份已刪除家庭成員戶籍個案,其家庭成員仍居於公屋單位內,「我相信會有黑戶,可能入息或資產超額,借住朋友個地址同房署申請除咗名先,繼續喺間公屋度住」。
收緊後的公屋富戶政策於去年10月1日正式實施,首批約1,100戶居住年期10年或以上的公屋戶,去年9月初已收到房署發出申報表,若不符合規定的富戶最快今年8月底會收到遷出通知書。新一批申報已於本月開始進行,涉及逾20萬公屋家庭。
■記者譚靜雯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