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楊衢雲後人促立碑名列古蹟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12日 05:59
2011年01月12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跑馬地香港墳場6348號的一個無名碑,所安葬的並非籍籍無名之輩,而是辛亥革命烈士、興中會首任會長楊衢雲,昨日是他去世110周年,其堂侄楊興安表示,適逢今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認為港府應趁此時機為楊衢雲的「無名碑」立名及列為古蹟保存。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因應公眾的意見,古物諮詢委員會已把楊衢雲無名碑所在的香港墳場納入建議進行評估的新增項目或類別名單內。古諮會會先確定早前已諮詢公眾的1444幢歷史建築名單內餘下項目的建議評級,然後再按緩急次序處理新名單。

發言人續指出,評估香港墳場時,除了墳場本身的文物價值,位處其內的重要歷史人物墓碑也是考慮因素之一。

惠州起義失敗 清廷暗殺

談起楊衢雲,年輕一輩或相當陌生,但說起電影《十月圍城》一開首,相信大家還記得張學友飾演的角色中槍身亡,他所扮演的正是楊衢雲。楊衢雲在1890年與謝纘泰等成立本港第一個論政團體「輔仁文社」,評論清廷朝政,5年後以文社為基礎,與孫中山成立興中會,同年10月發動廣州起義失敗,其後再謀起義時把會長一職讓予孫中山,1900年時接濟惠州起義,再告失敗。楊衢雲1901年1月10日在香港結志街52號遭清廷派人槍殺,延至翌日身亡,終年40歲。

楊衢雲的堂侄楊興安昨指出,前日已去信予古蹟辦,要求把6348號墓碑列為古蹟,予以頌揚及保護,並在柱前設一個銅片,寫上「興中會首任會長楊衢雲之墓」。

10年前去信政府提要求無果

楊興安表示,楊衢雲創立輔仁文社乃革命的基石,適逢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別具意義。他又指出,10年前已去信要求特首辦將之列為古蹟及立牌紀念,但當局以官腔回應後便無下文。

昨日拜祭楊衢雲活動的召集人楊丕漢語帶激動說﹕「(楊衢雲)犧牲自己,為何連(墓碑)最基本的三個字(姓名)也得不到?」他認為楊衢雲是特區的無價寶,批評政府不懂推廣,認為為他立牌或可吸引不少遊客特地來瞻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