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消委駐京 減產品回收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12日 06:59
2011年01月12日 06: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進口到美國的貨品當中,中國和香港製貨品比率按年上升,2009年已升至差不多近半。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主席伊內茲.特南鮑姆在香港表示,CPSC今年1月已於北京成立第一個海外辦事處,分別聘請了美國及內地產品安全專家各一名,二人會與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和內地廠商等加強溝通,甚至為製造商提供技術支援和培訓,期望從生產前期階段入手,改善品質問題。

CPSC資料顯示,中國及香港製進口美國的貨品,由2000年起已穩佔進口美國貨品第一位,並由2000年佔總進口量的23.1%,攀升至2006年佔逾四成,2009年更佔45.7%,而2010年首兩季,中國及香港製進口美國貨品總值近1309億美元,較2009年同期上升21.1%。美國進口貨品種類中,又以玩具為主,2010年首兩季,中國及香港製玩具佔了進口美國玩具87.2%。

美回收產品 中國製佔50%

CPSC於2009年及2010年分別回收465及428款產品,中國製造的佔回收產品約50%。對於近年頻頻傳出內地製玩具、成衣等質量問題,特南鮑姆多番強調,CPSC與國家質檢總局緊密聯繫,亦看到質檢局努力改善問題,例如勒令關閉部分不合規格的生產廠房,並規定業界製造玩具時不得再使用致癌的有害金屬鎘。

擬提供廠商培訓 技術支援

她又指出,CPSC未來會與國家質檢總局維持定期的會議交流,而北京辦事處兩名專家的主要工作之一,亦是與質檢局直接合作。她又預告,質檢局人員會出訪美國,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面。

特南鮑姆直言,每次回收均令廠商損失慘重,今次在北京設立海外辦事處,便是希望擺脫被動的回收角色,除了與質檢局聯繫,亦打算為廠商提供培訓及技術支援,主動讓相關人士了解美國質檢準則,透過教育,爭取在生產的前期階段改善產品品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