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有142年歷史的華爾街最大投資機構高盛,將破天荒對外披露內部投資的盈利,以反擊投資者及監管機構對其盈利模式的質疑。高盛昨宣布,將由本月19日發布的第4季業績報告開始,進行此一措施,詳列公司自己的交易與投資佔其收入的份額,「更好地區分」自身投資收益,與代客戶進行投資所獲的利潤。
高盛經過長逾8個月內部評核後,制訂厚63頁的檢討報告,提出39項改革公司運作的建議,當中以改革匯報收入方式最受矚目。高盛將收入業務由3個改為4個,代表客戶進行交易的收入,將與由高盛自己持有的股票、債券、房地產和其他投資收入分開。
區分自身與客戶業務收益
為令運作增加透明度,高盛將發表一個簡化的資產負債表,根據業務部門把資產分類,包括現金和流動性證券、對冲基金和衍生工具客戶的基金等,目標是更清楚地展示哪些業務是代表其客戶,哪些是它自己的投資。
過往不少評論抨擊高盛黑箱操作,濫用專業優勢,把自身利益置於客戶之上,高盛顯然希望新措施可助消除有關質疑。高盛還計劃設立機制,杜絕其僱員有意或「不小心」地利用客戶獲取利益的機會。它將按投資水平把客戶分類,通過篩選程序,決定每客戶最「適合」的交易方式,客戶若想超越有關限制,將需獲特別批准。
高盛亦打算減少近年成為其主導力量的交易部門的權限。華爾街交易員因創立極高風險的結構性投資產品,被視為金融危機罪魁,高盛的交易員便因為設計債務抵押債券「Abacus2007-AC1」,而引發與美國證交會(SEC)的訴訟。高盛被指誤導投資者,去年7月同意支付5.5億美元與SEC和解。
將客戶分類 減交易部門權限
高盛的業務標準委員會,便是在公司捲入上述訴訟後,開始進行檢討。委員會主席兼高盛副主席埃文斯(Michael Evans)指出,報告包含了公司內部及百計客戶的激烈辯論,高盛一些主管擔心,公開更多的盈利信息,將令公司在競爭中處於劣勢,尤其是他們的主要競爭對手,如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都沒有類似的計劃。
但報告未有回應一些猛烈抨擊高盛的評論家要求,對高盛管理與經營模式作大規模調整。例如,報告並未交代被許多人要求下台的主席兼總裁布萊克費恩(Lloyd C. Blankfein)的去向,只指出公司的投資者及客戶都支持他。
高盛願意披露更多信息,顯示金融改革和投資者施壓,促使銀行業改變經營模式。摩根士丹利周一也表示,計劃剝離坐盤交易部門。
撰文:郭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