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安芯儀同意,香港公司若要做太高科技含量的產品設計,和外國巨擘正面硬拼,的確會力有不逮,也不會願意拿出那麼多資源。所以,她建議,香港公司可以效法一些歐洲中小國家的設計路線,主要靠了解用戶的使用習慣,以及社會變化作競爭,多用點子,科技含量則相對地低。
例如,歐洲有些國家(如荷蘭、丹麥等)近年反璞歸真,多了不少人踩單車上班和代步,而不駕駛汽車。但是,有些上班族卻覺得,穿單車運動裝和戴單車帽不太好看,換來換去又嫌麻煩。於是,有些荷蘭設計師和丹麥設計師便設計出一些單車時裝和帽子,讓人們踩完單車回到公司後,可以即時開會。
加拿大設計師Jasna Sokolovic和Noel O'Connell去年更設計出一種反射領帶,專供踩單車的上班族使用,在天黑時也可以讓對頭車看到,有助提高安全。這些都是以點子為主、不需用到高科技的產品。
新流程助內地家俬廠大躍進
幾年前,在東莞生產力促進局和廣州美術學院的邀請下,安芯儀曾經將美國那套產品設計流程傳授給東莞一間家俬生產商。以往,該家俬生產商主要是到米蘭的家俬展,參考外國的家俬設計,然後在內地推出相似的產品,但反應一直平平。
經過安芯儀的3個月濃縮培訓後,該公司的設計師的觀察和原創能力似乎確有改善,在一年內,即推出了約30款以「三口之家」(夫婦和獨生子女)為主題的家具(當中包括一些小朋友家具),並因此而獲得「中國家居業年度優秀設計獎(家具)」。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