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國家主席胡錦濤將於下周二(18日)啟程訪美4天,這也是奧巴馬上台以來,胡錦濤首次訪美,雖然「胡奧會」議題廣泛,但相信人民幣匯率、兩國貿易等經濟問題將是關注焦點,其中又以人民幣匯率問題最受關注。不過,有北京學者認為,雖然美方近日不斷高調向中方施壓,但相信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中美難達共識。
金融危機重挫美國經濟,但與此相反,中國經濟發展依然蓬勃,去年前9個月,中美貿易總額達2785億美元(約2.16萬億港元)。不過,美國商務部則指同期中國對美貿易順差達278億元(2161億港元),再次創下2009年10月以來的最高紀錄。
2000億貿易逆差 美不滿「蝸步」升值
美方認為,對華貿易長期出現巨大逆差,除中國補貼出口產品外,人民幣匯率「長期低企」是關鍵。雖然中國自2005年7月匯改後,人民幣對美元一直是處於升勢,但美國對這種「蝸步」升值顯然不耐煩,希望迫使人民幣大幅升值。從去年11月國會通過要求人民幣升值議案,到昨日財長蓋特納發表強硬講話,美國朝野顯然寄希望胡錦濤這行能在匯率問題上作出讓步。
但中國對匯率問題卻不願鬆口,外交部發言人昨日就指出,「美國限制高技術產品出口,是造成貿易不平衡原因之一。」北京大學國際學院教授朱鋒對本報指出,人民幣升值會加速中國經濟轉型,也會調整中美關係。但最大的問題是匯率調整到什麼程度?中國認為再升3%已足夠,但美國則要求升20%至30%。「雙方差異太大,這次(胡奧會)難在匯率問題上達成一致,也難有什麼特別成果。」
學者:升幅期望差異太大
不過,朱鋒認為,中美是30年來的貿易伙伴,互補性很強,相信雙方今次會在清潔能源方面達成一些合作協定。但未來在經貿方面怎樣合作,仍需加強協調。
中國人民大學中美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則認為,美國其實已對人民幣大幅升值不抱太大希望,中國的匯率政策也基本可以對付美國的壓力,相信「胡奧會」也不會深談。他估計,今次美國會答應高科技對華出口,「美國不可能將中國當作盟國。它有10萬項新技術,只有幾項會賣給中國,只能說是小進步。」
系列之一.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