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市文件是投資者了解新上市公司最可靠的信息來源,故對於準確度的要求頗高。若有手民之誤,公司必會另行發布通告澄清。不過自去年下半年起,該類澄清通告出現的頻率顯著增加,突顯招股文件的翻譯及校對質素有下降趨勢。
近期擬以全配售形式上市的宏峰太平洋(8265),其中文版初步招股書,將公司上市的市值下限之貨幣單位誤寫為「港仙」,令其市值下限即刻縮水99%至120萬元,以配售價區間計算的市值範圍,亦大幅拓闊至120萬至1.65億元。隨後公司澄清,正確的貨幣單位應為「港元」,即市值下限應為1.2億元,翻看其英文版招股書卻未有上述錯誤。
除了將公司市值縮水,有公司於國際配售的股份數目亦出錯。微創醫療去年9月上市時,招股書國際發售股份數目錯誤地列為277,466,000股,而正確的數目應為227,466,000股。該公司於隨後發布的行使超額配股權公告中,接連出現多項錯誤,包括誤將超額配售股份的買賣日期提前2天,以及,令公司行使超額配股權後的額集資淨額,變相減少等。
十方控股盈利寫成虧損
更有甚者是,有公司於中文版招股書中,將業績由錄得盈利變成出現虧損。去年11月上市的十方控股(1831),便將其截至2010年上半年的全面收益數額誤加上括號,令數字由7160萬元利潤變為虧損。同一份招股書還硬生生將公司由經營淨現金流入498萬元,變為淨流出。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