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大分階段交報告」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14日 05:59
2011年01月14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報昨日報道政府在公布委託中大亞太研究所進行申亞民調時,涉嫌選擇性披露,「報喜不報憂」,只公布一些有利政府的數據。政府昨日高調發出聲明反駁,指由於中大在上月初只提交數據資料,同月下旬始提交分析,因此政府才會分兩階段公布資訊,否認隱瞞。不過,有經常進行調查的學者指出,大學機構一般都會一併提交整份報告,極少會分兩階段。

截稿前中大未回覆

本報昨日嘗試向有份負責調查的中大亞太研究所項目主任沈國祥,了解中大向政府提交報告的日期及詳情,惟截稿前仍未接獲回覆。

本報昨日報道有議員質疑政府搬弄民意後,民政事務局昨日發出聲明,解釋當局委託中大亞太研究所就《市民對香港應否申辦2023年亞洲運動會》進行民調,調查工作至去年12月1日凌晨才完成,局方在12月初收到初步調查數據後歸納贊成和不贊成比率,於是於12月6日公布民調結果。

聲明又說,直至12月下旬,民政事務局才收到中大提交的完整民調報告,由於局方希望把報告連同收到逾5200人的書面意見,整理後製成《意見匯編》一併公布,但由於處理後者意見需時,例如要刪除相關個人資料等,以至遲遲未能公布。直至議員多番追問,故局方才在本周二向立法會提交整份報告。

特首曾蔭權昨日出席答問大會時,亦強調政府在事件上「完全沒意思要隱瞞或扭曲」,「你問問局長有沒有把數字講少、講錯,或是刻意講少或講多?我相信是可靠的……香港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們的文件最後全部會公諸於世,每個人都可以演繹」。

學者﹕通常一次過交報告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表示,政府委託機構進行民調,通常都是希望一次過收到全份報告,若是較長期的調查,或會要求提交中期報告,但只用於檢視調查進度,不會對外公布。對於今次政府的解釋,他認為「並非社會調查的慣常做法」。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則表示,在緊急情况下,政府或許需要先收到數據作為參考,其後再要求機構提交完整報告及分析。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