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退役港將﹕轉戰職場如白紙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14日 21:59
2011年01月14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光輝背後,拖着陰影。雙手划出剎那光芒,能否撥去陰霾,找出前路?2002年亞運銅牌得主翁嘉茵放下雙槳與賽艇技術,退役兩個月找到首份工作,卻不敵人事問題,只消一年便轉工。由賽場轉入職場,體育健將來到終極戰場,「估唔到打完仗,先至要學生存」。

會考後全職訓練 亞運摘銅

晨早10點,氣溫7度,寒風冷雨下沙田賽艇中心一切照常。男女艇手穿起緊身運動衣,風雨不改手腳並用,在城門河計時練習。這裏是「阿翁」翁嘉茵的成名地,「中五畢業後全職訓練,每日三節,每節兩個鐘,划艇、拉機、做體能訓練,冬天可能遲少少開始」。阿翁中四參加選拔入港隊,中五會考後全職練艇,中途因傷停操3年,05年復出即在東亞運奪銅。

9年寒暑換來榮譽,還有腳腰傷患。06年阿翁因傷病和家事退役,訓練日子倏然遠去,「好唔甘心,好絕望,前路茫茫唔知點算」,她自覺如同一張白紙投身社會,「完全唔知社會係點」。

不適應轉彎抹角 「運動員直截了當」

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HKACEP)出台,阿翁可算遇上及時雨,藉此在兩個月內覓得新工作,到日資電器公司的專門店當推銷員。全新環境加上複雜人事,阿翁上班半年終被考起。「同上司溝通有問題,開口說話往往要轉彎抹角,諗過度過先開口,開始膽怯」,阿翁說了數次「轉彎抹角」,全因從前訓練生活「直截了當」。「運動員就係要有嗰句講嗰句,就算對住教練都係,佢有錯一樣要講,因為直接先會進步」。

競爭無處不在,阿翁從前憑技術和力量搵食,爭取出國比賽,「隊內都有鬥爭,有乜唔妥用身體決勝負」。投身社會,不再鬥快鬥力,「心思、說話、心計,絞盡腦汁去避忌,都係得罪人」。阿翁笑言比賽容易,搵食艱難,「打仗仲容易過生活,估唔到打完仗先要學生存」。

阿翁當推銷員一年後辭職,與HKACEP計劃經理、前滑浪風帆選手黃德森商談後,決定把嗜好當職業。她熱愛寵物,藉計劃於沙田找到寵物美容工作,至今已兩年。昔日靠強勁雙臂力爭上游,今天改用靈巧十指「美化」小動物。02年阿翁闖高峰,於亞運奪銅後獲資助最多,現時收入雖低,她已感滿足。

車神洪松蔭﹕心態正面是最大優勢

港將立下汗馬功勞,輝煌一瞬令人欣慰,退役生活卻惹人關注。廿多年前缺乏支援,現為保險公司區域總監的前單車冠軍洪松蔭指出,在役及退役生活皆困難,「以前出外比賽,資助甚少。運動員學歷不高,無工作經驗,找工作困難」。他當時是業餘運動員,早上練車下午上班,易受傷或出意外,他最終選擇當保險從業員,「有自由,而且多勞多德。運動員的心態是最大優勢,能夠應付壓力,思想正面有決心。連冠軍都攞到,做生意並不難」。

數月前廣州亞運,單車女將黃蘊瑤帶傷奪銀。9年前韓國釜山亞運,翁嘉茵賽前數天滑倒,弄傷左足,決賽力拼得銅,贏盡掌聲。運動員堅毅向前,實是勞動市場「搶手貨」。黃德森指陸續有大機構有意聘用運動員,「有紀律、想法正面,足夠彌補學歷。運動員參加大賽,習慣按日程工作,投身社會特別擅長項目及計劃式工作」,他笑說運動員面對工作死線,「點都死到啲嘢出嚟」。

明報記者 何偉畧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