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胡錦濤訪美前接受美國傳媒訪問,官方新華社洋洋灑灑5000多字的中文版本中,由頭至尾竟找不到「台灣」2字。台灣問題不僅提問中沒有,胡錦濤也隻字未提。這並不意味着台灣問題在中美之間消失了,而是在中美關係中的權重降低了。
胡總訪問稿未提台灣
台灣問題並未消失,就在上周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訪華期間,中方還三番四次提到美國對台灣的軍售問題,並將此一問題與美國國會限制、美軍機艦靠近中國沿海的偵查問題一同列作影響中美軍方交流的三大障礙之一。對此,台灣方面也高度關注,台灣總統馬英九昨天就在會見美國智庫訪客時表示,雖然台灣在胡錦濤今次訪美中不是最重要的議題,但台北仍高度關切,他又重提希望能從美國購買F-16C/D型戰機。
說台灣問題在中美關係中的權重降低,是因為相較於人民幣匯率、朝鮮半島局勢,甚至中日釣魚島紛爭來看,近年平安無事的台海局勢,當然不會是兩國元首會面的當務之急。
台灣問題雖非中美之間的急症,但卻是長期影響兩國關係的「慢性病」。現在雙方對此的「冷卻」僅是「保守療法」,因為大家都知短期沒有「特效藥」。在《與台灣關係法》制約下,華府不可能停止對台售武;只要美國售武,北京也不會視若無睹,一定會抗議。近年隨着中國政經實力的提升,中方的反彈愈益強烈,但對美的報復手段依然有限。
雖然在1982年的「8•17公報」中,美國承諾「將逐步減少對台軍售,並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的解決」,但看來對台售武的最後解決無非兩種可能:中國最終不耐煩,對美國使用經濟手段報復,這是硬着陸;軟着陸就是兩岸簽訂軍事互信協議或和平協議,台灣再無購武動機,美國也無藉口售武。但無論「軟」或「硬」,都不是短期內的事。
孫嘉業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