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民幣國際性地位日漸抬頭,渣打集團(2888)主席莊貝思(John Peace)表示,下一個10年中國顯然領先全球,但要全球增加使用人民幣作為支付貨幣,則需要再下一個10年;不過人民幣未來的重要性,將會和美元看齊。財金專才認為,人民幣目前在投資領域的發展,遠超於貿易支付用途,距離真正國際化尚有一段距離。
渣打:再等廿年 和美元看齊
莊貝思在《亞洲金融論壇》上指出,全球經濟重心將向東移,新興市場的增長會較已發展國家快,貿易亦會更多元化,令國際金融系統出現變化。他預計,人民幣持續邁向國際化,同時會帶動本港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
至於人民幣是否取代美元、成為主流的國際性貨幣?他指出,主要國際貨幣會隨不同時間會作出改變,「短期內我看不到人民幣會取代美元,但人民幣會變得和美元一樣重要。」然而第一東方投資集團董事長諸立力在同一場合上提出,人民幣要實現真正國際化,隨要發展在投資領域外,亦要在貿易上充分展示用途,而目前人民幣在投資上發展的程度,遠超於貿易用途。
馮國經:未有誘因作貿易貨幣
包括人民銀行、外管局均倡議深化境外人民幣資金池,但利豐集團主席馮國經指出,人民幣如果要發揮貿易支付用途,卻不能單靠政府提倡,必須由市場主導,但實際上他質疑外界是否願意用人民幣作為貿易支付貨幣,「為什麼(支付貨幣)要由美元轉為人民幣?對企業有什麼誘因?」事實上,人民幣升值勢頭持續,今年升值近0.2%,去年全年升值3.2%。企業如手持人民幣,寧願持有作投資等升值用途,也不願用作支付用途。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