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英國《金融時報》旗下研究機構公布最新數據顯示,外國對亞洲的直接長線投資連續兩年下跌,顯示投資者對區內新興經濟體增長較預期審慎,但中國和澳洲表現強勁。
反映對新興經濟體增長審慎
亞太地區去年在金融危機後大反彈,實現V型復蘇,但數據卻顯示,投向亞太區新項目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卻是連續兩年下跌,惟跌幅稍為放緩,由2009年的16%放緩至6%。在一眾亞太國家中,中國及澳洲表現最為強勁,而印尼亦有所改善。
政經穩定 中國吸引1314宗投資
亞洲(不包括日本)2010年的平均經濟增幅預期為8.2%,但fDi Intelligence的數據顯示,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可能沒有預期的那麼樂觀,今次的數據跟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去年7月的樂觀預測䢛異。UNCTAD當時稱:「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已經開始反彈,有望加速。」
《金融時報》稱,UNCTAD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數據,包括了併購。2009年併購的跌幅遠大於投資,併購可能在2010年快速反彈,令UNCTAD的數據較為好。UNCTAD估計,2009年流向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下跌了17%,至2330億美元,而全球跌幅為37%。UNCTAD將於下周公布2010年數據。
fDi的數據顯示,2010年新項目投資總計4136宗,低於2009年的4402宗,跟2008年破紀錄的5261宗相比,下跌了21%。由於經濟增長持續強勁,加上政治局勢穩定,中國吸引了1314宗投資,較2009年增加了147宗,較受政治和經濟不確定困擾的印度,高出兩倍。印度2009年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僅為744宗,而2010年僅增加1宗。
澳洲取代星洲成第三大投資地
至於澳洲則取代新加坡,成為亞太區新項目外國投資的第三大地點,去年的新項目投資為320宗,較2009年大增66宗,相信是受惠於大宗商品業務繁榮。新加坡去年經濟增長錄得14.7%的強勁增長,去年的新項目外國投資亦較2009年增加9宗,至319宗。馬來西亞的外資新項目亦由2009年的158宗增至189宗,日本也由163宗微升至180宗。印尼則錄得126宗,首次打入十大,較2009年增加8宗。
撰文:郭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