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藥劑學尖子為科研棄高薪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19日 21:59
2011年01月19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隨着末代會考結束,配合末代中六「尖子」的最後一屆拔尖計劃下周一接受報名。「尖子」一般要在大學修讀4年,6年前以會考7A佳績獲拔尖入讀中大藥劑學的方蕊球,把握額外一年的大學生活,修讀了20多個音樂藝術和心理等通識課程,善用時間拓展人文視野。她在2009年畢業後寧棄醫院高薪厚職,到研究院進行中西藥科研,希望造福社會。

中大三年制本科生一般修讀約99個學分,拔尖生則會在4年內修讀123個學分。但方蕊球差不多把上課時間表排得滿滿,以高達151個學分畢業,比普通大學生多讀20個課程。方蕊球笑言﹕「付了學費,又有政府資助,當然要善用4年時間,不過,部分(拔尖)同學可能想讀得輕鬆點,讀夠學分就算。」

方蕊球說,入學第一年修讀較多通識課,例如環保及歷史等,之後3年除攻讀主修課程外,把餘下時間表排得滿滿,選讀音樂和心理學等其他科目,從人文角度看藥劑。蕊球說,對任何科目都應認真看待,她畢業前更取得通識獎學金,以一級榮譽學士畢業。

課堂排滿 多作實習

多了一年的大學生活,亦讓蕊球多了一個大學暑假,讓她可到世界各地交流,以及在本地醫院和社區藥房實習。她說﹕「記得在社區藥房,不少市民均對藥物沒什麼認識,如擔心中西藥可否同時進食等問題,令我下決心利用研究兩者關係,在病人背後默默貢獻。」

主力研中西藥結合

她直言,畢業前已收到部分曾實習的藥房和醫院的聘書,月薪高達3萬元,但她對科研始終堅定不移,更視之為終身興趣,故選擇修讀中大藥劑學哲學碩士課程,着力研究中西藥結合,現正就必理痛會否減低中藥黃芩抗衡呼吸道感染的藥力論證。

蕊球憶述對藥劑的興趣源於「感受藥物的神奇」,「初中時媽媽心臟有事,去醫院途中,救護員給她吃了一粒粉紅色的『脷底丸』,媽媽很快便回復平靜。」她寄語一眾末代尖子,要好好分配時間,掌握屬於自己的大學生活。

明報記者 鄭穎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