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用環保物料製造產品,是否真的環保?理大設計學院6名三年級學生,以厚卡紙設計了一個年糕盒,拿出年糕後,紙盒可以變身成為LED燈籠,一物兩用,設計獲馬會採納成為賀年年糕盒設計。隊長黎嘉竣對環保產品定義有另一番看法﹕「不能保證消費者食完年糕會留下燈籠重用,但(設計隊伍)會盡量做到具吸引力,令人留下重用。」
馬會與理大設計學院合作,為3年級學生提供實習機會,讓學生的作品得以推出市場。設計獲採用的團隊異口同聲說,最初對何謂環保產品不太認識,該校客席助理教授費蓮娜在製作過程中一直給予意見,例如建議設計隊伍以卡紙製作年糕盒,取代不能存放太久的環保紙,又指以環保物料製作的產品,不一定最環保。該作品的特色,在於取出年糕後,紙盒可在一分鐘內變為燈籠。
取材卡紙 「環保物料未必最環保」
團隊來自設計學院主修不同科目的學生,例如平面設計及廣告等,需包辦設計、選料、委託製作公司生產年糕盒,以及宣傳。年糕盒除了加入環保元素,還要考慮食物衛生及預算等要求,過程令團隊學會如何懂得妥協。
隊員魏思敏坦言,一件可以推出市場的產品,不一定是設計師心目中最完美的。團隊展示年糕盒的設計草圖原是沒有蓋的,是一個多角形紙桶,為了回應馬會對食物衛生的關注,設計團隊為紙盒加設中央開孔的上蓋,讓LED燈光可以從燈籠內,透過半透明的年糕盒散射而出。另外,為了將4件共重2.5公斤的年糕填滿紙盒,團隊將多邊形紙盒變成六角形,又要維持堅固結構,結果花了多個通宵才解決問題,不用放棄具特色的六角形設計。
馬會﹕一物兩用 延長年糕盒壽命
馬會會所及款客事務部主管(營運)帥宏志表示,一物兩用的年糕盒設計特別,農曆新年用完,到中秋又可以再用,產品壽命得以延長,因此挑選了該款年糕盒作為應市產品。該款年糕盒節省用紙量及成本14%,紙盒又設有掛繩,以節省膠袋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