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亞股派息料升 收息基金看好中行中銀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24日 05:59
2011年01月24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常言買進高息股目的是來抗通脹,即使股價受加息衝擊,投資者也可收息來博取回報,去年高息表表者非中銀香港(2388)莫屬,此繼續成為亨德森亞洲股票收益基金基金經理Mike Kerley今年愛股,同時看好利息收入或增加的內銀股,料今年投資者回報多來自賺息多於賺價。

今年投資高息股何否賺息又賺價,達到兩全其美?Kerley認為,以往大部分地區的企業每股盈利(EPS)增長高於股息率(DPS),但他預期,今年整體亞洲的EPS增長未必如過往般亮麗,反而DPS及派息比率有望提升,由於亞洲區內企業基本的資本開支項目大部分已完成,以及淨負債資本比率維持水平,此增加企業的自由現金流,料企業今年所得的收益會較多回蝕股東。

從Kerley這點來看,在加息周期及大市波動下,宜買入高息股收息,較博取股價增長為穩陣,一般傳統高息股包括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公用股和收租股,前兩者除派息吸引外,股價亦相對穩定。Kerley未有看重該類股份,今年最看好銀行股,組合中便持有中銀香港及中行(3988),他稱,「內銀股的貸存比率近七成,相比歐美銀行的逾1倍的比例為低,內銀的流動性仍高企及願意借貸」。

內銀受惠加息 息差擴闊

雖然通脹仍是今年最大的投資風險,但Kerley指出,若貸款增長保持不變,加息可擴闊銀行股的息差,增加利息收入,料內銀股會受惠,相反農產品、基本金屬如銅及原材料類企業的影響性就較大。該行認為未來2至3個月,內地通脹率會回穩,Kerley相信,目前通脹及資產未惡化至泡沫水平,中央今年或會加息0.75厘,通脹率在今年1月及2月會升上更高水平,在第二季有望得以控制並回落,對內地股市前景仍抱樂觀。

曾是Kerley愛股的中移動(0941)股價大部分時間一直牛皮,他在去年中亦毅然捨棄該股,「雖然3G市場有一定吸引力,但新上客速度緩慢,盈利增長有限,內地電訊業的發展仍不是十分明朗」。另他較看好神州數碼(0861),為內地最大的資訊科技設備分銷商,望成為明日中國的IBM。

過去3年,Kerley所管理的基金每季派息一次,維持介乎5.01厘至7.49厘的高派息,截至去年底數據,2010年全年每個淨資產值總派息5.52厘,息率較第三季及次季的5.85厘及6.03厘為低,Kerley解釋,第四季的收益主要由韓國企業貢獻,其他地區的企業派息在第四季略低。

估值吸引 看重中港市場

澳洲及新西蘭企業的派息較大部分亞洲區為高,收益率分別4.07厘及5.55厘,中港市場派息只有約2厘,匯豐及富達旗下的亞太高息股基金的投資比重以澳洲為高,分別保整體資產21.3%及24.6%,反而Kerley的亞股收益基金,較看重中港市場,他指,目前中港股市估值吸引,股價已反映大部分政策風險。

在基金的風險控制方面,Kerley會視乎市况,利用期權來穩定回報,或增加額外的收益。他一般會沽出認購期權(Covered call),以賺取期權金,短期對抗所持有正股的股價調整。他稱,期權交易金額多數為基金資產淨值的9%,是很低的水平。

撰文︰劉佩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