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號稱全球最貴、呎價6000鎊(約7.5萬港元)以上的英國倫敦豪華屋苑「海德公園一號」,上周揭幕時高調宣稱賣出六成單位,一度被視為倫敦超級豪宅市道復蘇的象徵。但英國傳媒昨揭發,有關成交數目及呎價有「作大」之嫌,屋苑86個單位僅兩個完成交易,買家還是屋苑的發展商投資者,售價也僅為官方價錢三成,恍如本港天匯事件翻版。
「海德公園一號」(One Hyde Park)由4幢大廈組成,發展商宣稱最平的一房單位也要675萬鎊(約8400萬港元),大部分單位售價介乎2700萬至3300萬鎊(約3.37億至4.1億港元)。《星期日郵報》記者翻查英國土地註冊處紀錄,調查哪些富豪大灑金錢購入屋苑六成、約48個單位,卻赫然發現僅兩個單位完成交易,買家還要是屋苑發展商:卡塔爾首相兼外相哈馬德(Sheik Hamad)及坎迪兄弟集團(Candy & Candy)的克里斯琴.坎迪(Christian Candy)。
售價僅官方價錢三成
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哈馬德去年8月透過英屬開曼群島的註冊公司Park One,購入其中一幢樓的11至13樓3層複式單位,但樓價只為4050萬鎊(約5億港元),比官方標價低了1億鎊(約12.5億港元)。克里斯琴則以3100萬鎊(約3.86億港元)購入另一幢樓的頂層單位,同樣比官方價便宜近1億鎊。另有26伙則簽署了買賣合約,相信已支付訂金,但仍遠低於官方宣稱賣出約48伙。
該屋苑自2007年起開賣樓花,在2009年樓市受金融海嘯衝擊前,簽署了23份臨時買賣合約,買家包括哈馬德及克里斯琴,至去年再有5伙簽署合同。大部分買家以離岸公司名義入市,只有少數買家身分曝光,當中包括哈薩克銅業生產商Kazakhmys的主席金氏(Vladimir Kim)、阿聯酋第三大酋長國沙迦(Sharjah)的官員等。
但部分買家近年身家大縮水,例如俄羅斯地產商Pik Group的老闆皮薩列夫(Krill Pisarev)及茹科夫(Yuri Zhukov)因Pik股價暴跌而失去九成財富;愛爾蘭建築商Glenkerrin的創辦人格雷漢(Ray Grehan)亦因愛爾蘭地產泡沫爆破而嚴重損手,難以估計他們的臨時買賣合約最終會否完成。
富豪身家大縮水 恐撻訂收場
坎迪兄弟沒有回應發展商的公布資料與土地註冊處文件不符,僅表示逾55%(約48個)單位正進行交易,套現逾9億鎊(約112億港元)。換言之,每伙平均售價僅1875萬鎊(約2.3億港元),遠低於大部分單位標價。接近坎迪兄弟的消息人士則指出,屋苑約50個單位將於未來3周完成交易,最貴一伙售1.35億鎊(約16.8億港元)。
星期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