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中國指數相連交易所基金(ETF)在本港大賣,帶動不少投資銀行引入其他地產及資產的相關ETF。德意志銀行董事及亞洲區db x-tracker ETFs主管 Marco Montanari表示,在金融海嘯時,投資者關心交易對手風險,即是由於基金本身或基金管理人若不是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不可直接買A股,因此管理人代表基金投資於中國A股連接產品(CAAP)發行商提供的投資產品,購買指數成分股A股,或與指數掛鈎之衍生工具,例如認股權證、票據等,盡可能取得與相關A股或指數所帶來的相若回報。
減交易對手風險
由於結構性票據發行商對票據負有直接、一般性及無擔保的合約責任,票據不能向基金提供任何直接擁有指數的相關成分股的擁有權及權益。簡言之,與中國相關ETF並無以任何方式擁有A股,投資者在買入該ETF後,亦不能說透過基金間接持有A股。在沒有實股「支撐」下,ETF投資者要承受CAAP發行商(即交易對手)的信貸風險。惟德意志銀行發行×滬深300指數(3049),抵押品達到資產百分之百,並且在本季前會每日公布抵押品的資料。而交易費用為每年0.5%,為市場較低水平。
Marco Montanari 表示,德銀今年計劃發行10隻新ETF,包括商品及其他亞洲地區,希望投資者可以捕捉不同市場。不過,投資者要留意若買賣亞洲相關資產ETF會避免面對時區風險,惟若選擇歐美等股市指數相關ETF,則有機會遇上ETF與相關指數出現溢價及折讓的情况。
撰文:龍彩霞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