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英國昨公布去年第4季國民生產總值(GDP)數據,意外地出現萎縮。這是英國1年多以來,經濟再度出現萎縮,令到該國出現雙底衰退的陰霾驟起。最新數據除了令人質疑英國卡梅倫政府的激進財政緊縮政策是否洽當,也令英倫銀行出招對付通脹的能力大受掣肘。
央行抗通脹有掣肘
英國是七大工業國中,首個公布第4季GDP數據的國家,未料卻傳出震驚市場的壞消息——GDP萎縮了0.5%,遠差於市場之前預期的0.5%增長。消息導致英鎊兌美元下跌逾1.3%,報1.5776;兌歐元也下跌了1.25%,報1.1575。受消息衝擊,歐洲股市普遍下跌。
2008年金融海嘯一度令英國陷入衰退,到2009年底才走出低谷,惟今次卻是自2009年第3季度以來 ,英國首度出現季度萎縮,若下季度再萎縮,就意味英國第2度衰退(雙底衰退)。雖然國家統計局官員稱,去年底的雪災令服務業和建築行業大受影響,是導致萎縮的主因,但瑞信分析計算指出,即使沒有暴雪,英國第4季GDP充其量只能做到持平沒有升跌,皆因10月和11月的GDP平均數字,基本上都只是與第3季平均數字不變。英國經濟學家Howard Archer說﹕「即使經濟活動真的是因12月的嚴寒天氣而大受打擊,但季度萎縮0.5%,實在極之令人失望,也叫人擔心。」
澳通脹放緩 加息機會微
在野工黨和一些經濟學家已質疑,最新數據顯示,英國經濟已受到卡梅倫政府的激進大減開支措施所影響,並反映英國經濟仍然太脆弱, 不宜大舉退市抽走資金。經濟學家Graeme Leach說,英國經歷着的是「L形復蘇」而不是典型的「V型反彈」。不過英國財相歐思邦昨重申,其財政緊縮計劃不會因為一時的惡劣天氣因素而有變。
另外,澳洲昨公布2010年第4季通脹,僅比第3季度微升0.4個百分點,核心通脹也只比2009年同期微升2.3%,是自2000年以來最慢升幅。分析家指出,在低通脹環境和需要刺激備受洪災打擊的經濟下,澳洲短期內將不會加息收緊銀根。消息令澳元昨顯著回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