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過年回誰家 獨生夫妻陷兩難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30日 05:59
2011年01月30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年關臨近,內地一些年輕夫妻卻為一個問題頭疼和取捨不定:如果兩家距離遠,在不同的省市,過年究竟要回誰家,或者先回誰家?這種矛盾在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情况下尤為突出。

明報記者

在北京工作的張女士家在南方,丈夫家在遼寧。她說,「既然兩家都是獨生子女,兩家老人都要靠我們養老,那麼一碗水就得端平,憑啥非得去男方家過年啊?」因為到誰家過年的事兒,她和丈夫幾乎每年到年關時都吵個不休,「有一年,吵到最後,我回我家他回他家。」

兩家距離遠 每到年關頻吵架

「我可不想落得娶了媳婦忘了娘的罵名」,新婚3個月的羅文,要求妻子李潔留在廣西南寧婆家過年,因為按照傳統,過了門的媳婦應在男方家中過年。老家在湖南的李潔則反駁,「現在男女平等了,回娘家過年有什麼不可以?再說我平時很少回家,趁年假回家看看有什麼不對?」

掏錢安撫妻子 回家額外支出

在河南鄭州做生意的王先生也有類似煩惱,每到春節,他和妻子都會為先回誰家爭執。朋友幫他分析利弊:策略一,若回男家,王先生就要為安撫妻子付出很多精神成本,安撫過程中若發生口角,還會影響到工作,減少收益;若妻子心懷怨言回到婆家,婆媳間可能會不和諧,王先生就要為兩人之間的關係付出心理成本。而為安撫妻子的情緒,他也難免要掏出一些金錢,滿足妻子的購物慾、降低妻子的不滿,這也是回家產生的額外支出。

策略二,回女方家。王先生顯然要為安撫自己的父母付出精神成本:當兒子的過年不回家,這種傳統道德上的壓力也會讓王先生心煩;而為補償不回家給父母帶來的傷心,王先生肯定要拿出更多的錢來孝敬父母。同樣,回到妻子家,為了讓妻子有面子,見到妻子的親戚、同學,出手肯定不能太小器,這也會讓回女家的收益不能平衡。

總的來說,無論去誰家過年,夫妻雙方總會有一人的滿意度最高,在不能讓雙方都滿意的情况下,能讓一方達到最滿意已是不錯的選擇了。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