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TOM集團 可重新看待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31日 05:59
2011年01月31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本欄愛股鳳凰衛視(2008)自踏入2011年以來,股價反覆創新高,即使近日稍為回落,但仍是高位水平,是次炒上原因是炒分拆新媒體業務。不過若數同類業務,其實不能忽視早就開拓新媒體業務的TOM集團(2383)。事實上,該股近期也氣勢如虹,自月初0.8元水平起步上揚,日前更逆市創下1.15元新高,此乃3年多來之高位,甚具代表性,顯示該股已一洗過往頹勢。由於TOM的業務已步入正軌,而且營運表現有所改善,筆者認為應可重新看待該股,若追回鳳視目前的市帳率,中線可看3.3元。

中線看3.3元

TOM主要經營4個主要業務,包括互聯網集團、出版事業集團、戶外傳媒集團、電視及娛樂事業集團,業務遍及中、港、台。截至去年6月底止,公司中期虧損6610.6萬元,每股虧損1.7仙,對上同期則賺1166.5萬元;期內,營業額12.44億元,上升4.29%。雖然內地市場有所改善,但不明朗因素及監管措施轉變,持續對公司的無線及互聯網業務構成挑戰,但期內整體表現平穩,收入略升4%。隨着公司將專注於成本及營運管理,並且聯同行業伙伴組成關鍵策略聯盟,繼續開發創新產品及服務,估計營運表現應可持續改善。

新媒體業務 比鳳視更成熟

事實上,TOM是最早參與新媒體業務的公司,而且已做得有板有眼。先是互聯網業務,重點產品與服務包括有TOM門戶網站、NBA中文官網、鯊威體育、無線互聯網、TOM-Skype、郵樂中國及易趣;出版方面,公司在大中華區建立了一個完善的出版平台,旗下的城邦媒體控股集團是台灣規模最龐大的書刊雜誌出版商;戶外傳媒方面,「TOM戶外」是內地領先的戶外廣告公司,廣告發布遍及內地60多個主要城市,為本地及跨國企業提供一站式專業媒體方案;電視及娛樂方面,則包括華娛衛視、華娛官網及華娛掌中娛樂台。

數業務性質,其實TOM與鳳視相若,尤其新媒體業務部分,而且比鳳視更成熟,鳳視近期就分拆新媒體業務而大炒,若數分拆,其實TOM都可以有多個項目可以分拆,所以TOM也應大有條件大炒。目前鳳視的市帳率約7.6倍,而TOM則約2.6倍,若以鳳視目前的市帳率作目標,TOM中線可看3.3元,不過短線可先以3倍市帳率作目標,即1.28元。

撰文:陳承龍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