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下周一便正式卸任的廣播處長黃華麒,在任雖然短短兩年半,但是非不絕,其中更傳出他要整頓《頭條新聞》主持人吳志森。黃華麒在退任前最後一個訪問中承認,曾經建議另聘寫手替《頭條》寫劇本,一來減輕吳志森等人工作,二來希望對白更加幽默抵死,但否認整肅之說。黃華麒又形容,在任兩年,很多時都要做出「孤獨的決定」。
指員工不理解 常作「孤獨決定」
08年8月「走馬上任」接替朱培慶的黃華麒,早前因為心臟血管梗塞,在兩年半任期屆滿後不再續約。他在卸任前接受多張報紙訪問,承認任內與員工有不少摩擦,尤其在成立被喻為「港台太上皇」的顧問委員會,和《香港電台約章》兩件事上,員工不理解背後複雜來由,令他要作出「孤獨的決定」。不過黃華麒堅持,認為顧委會可以幫助港台,約章亦可保障港台編輯自主。
港台向來都是一個複雜的政治問題,黃華麒形容,香港政治兩極化,比自己預期的更加複雜:「(做廣播處長)有如耍雜技、行鋼線,手握平衡器,走每一步也要好審慎,失平衡便會失足。當(政見)太左的人罵你右,太右的人罵你太左,便是恰到好處。」他又首次承認,港台作為政府部門,同時要肩負公共廣播的責任是很矛盾,故廣播處長如何在當中找平衡,挑戰很大,認同此職位是「三煞位」。
至於一直被視為港台言論自由「探熱針」的《頭條新聞》,黃華麒在訪問中首次承認,曾經建議過替《頭條》找新寫手,原因是眼見製作人員每逢周五要通宵「度橋」,翌日便要錄影,希望由專業人士寫稿,令對白更幽默,又可減輕製作人員的工作量。「對白全依照他們的意思,沒有影響編輯方向,這是出於善意和有建設性……當時說港台與吳志森不再續約,說我要取消《頭條新聞》這個節目,如今事實證明根本沒有發生過,我對這些誤會感到很奇怪和遺憾。」
吳志森反駁:工作量不大
不過吳志森則反駁,《頭條》的工作量不算太大,亦未聞要通宵度橋,反指是黃華麒對批評政府的節目「水土不服」,「現時傳媒批評政府,已不是黃華麒當年拍《獅子山下》婉轉來罵政府的年代,如今批評政府,是很直接和激烈。」吳志森又指出,《頭條》預料最快在3或4月會復播,但自己能否再擔任主持人,仍是未知之數。近月有左派報章發動攻擊,差不多每日都刊登文章批評他,吳志森認為,是「有人不想他擔任港台主持。」
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主席麥麗貞表示,黃華麒任內與員工的溝通和互信做得不足,認為現今社會講求透明度,港台亦不是黃華麒的獨立王國,他有必要向員工交代管理層決策的來龍去脈,並非反過來責怪員工不理解他。
明報記者 姚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