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兔形象長壽變獵物長青網文章

2011年02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2月01日 21:59
2011年02月01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還有兩天便送虎迎兔,中文大學文物館展出67件兔文物,包括有兔樣貌的髮簪、銅鏡、玉石和書畫等。中大文物館長林業強指出,兔象徵長壽,但到明代16世紀後,兔的形象卻演變成獵物,須為保自身安危疲於奔命。

中大展67兔文物

中大本周開始至4月,展出兔子系列的中國文物,年代由戰國至清代,歷時2000多年,質料包括金、銀、銅、玉、石、瓷器及繪畫作品,67件文物分23項,其中7項屬中大所有,其餘由收藏家借出展覽。

林業強表示,全場最美的展品是明代一對銀兔紋金簪,由承訓堂借出,作品以月兔為題材,故事中月兔日夜不停搗藥製長生不老藥,銀兔在圓形框內,象徵兔在月亮中,牠口咬靈芝,代表長壽,腳下雲端以不同色玻璃石襯托。林業強指中國傳統不喜歡採用「五顏六色」,這對簪明顯由外來文化影響,色彩鮮艷,屬已婚富有婦女所擁有。

日收藏家兔圖瓷盤贈中大

另一展品為五彩鷹攫兔圖瓷盤,由日本東京收藏家李經港贈予中大,屬晚清作品。林業強指出,明朝有不少中國製瓷盤外銷往日本,由於日本茶道味苦,需要備小食混和茶的苦味,所以用這瓷盤作為小食碟,圖中白兔為避開鷹的獵殺,疲於奔命。

古時中國人喜以兔作為衣服裝飾品,林業強笑言:「古人用兔配飾,就如現代人iPhone用電話繩。」一組遼國的玉帶飾、漢朝用於腰間的銀帶鈎等,則將兔變為吊飾或小鈎。中大預告,明年龍年,大學將有200多件龍的展品,包括皇帝龍服。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