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不少券商已預告今年樓價勢將挑戰97年的高位,瑞信更估計,今年樓價升三成,意味反映樓價的中原指數將升至111點,較97年高位還要高8%。瑞信認為,2011年高通脹與低息率的客觀環境,香港貧富懸殊情况將會進一步擴大,「有樓」階級必會受惠,「無產」階級成最大輸家。
瑞信報告認為,租金高企及入口商品價格飈升,加速香港通脹。料至今年底,本地消費物價指數(CPI)的升幅將達5.2%,不但遠高於去年約2.3%的水平,亦比市場預期為高。在通脹高企之下,低收入人士的日常開支,如租金只會有增無減,屬影響最大的階層。相反,業主將會受惠於低息借貸及資產升值,成為今年的大贏家。瑞信證券研究部董事梁啟棠指出,「過去幾年,低收入人士(月入低於8000元)一直增加,相信收入懸殊會繼續惡化。」
梁啟棠預期,今年樓價應有三成升幅,「97年高位對很多人是心理關口,但相比97年,GDP及薪俸稅均見超越97年水平,要追過當年的樓價並不是難事」。他說,去年豪宅的價格主導升幅,預期今年九龍及新界的小型住宅升幅較大。雖然近日有迹象顯示資金流出新興市場,但梁啟棠認為,推高香港資產價格「元兇」,主要是來自本地銀行體系流出的資金,即使有外地資金抽離香港市場,對大局亦無影響。
瑞信首席經濟分析員陶冬也指出,在息口極低下,在銀行的港元儲回報率微乎其微,「投資港元,好像買入1萬倍PE的股票」。他說,在聯繫匯率制度下,香港要跟隨美國的低息,但事實上,兩地的經濟周期並不一樣,陶冬也感慨香港人確實「無可奈何」。
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向本報指出,現時投資樓市最大關鍵是息口,若息口突然上升,對樓市將有一定影響。然而,莊太量亦表示,除非美國失業率第二三季大幅改善,否則依照目前美國經濟,息口會維持於低水平,樓價在今年內確有可能超越97年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