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製造業指數回落長青網文章

2011年02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2月02日 05:59
2011年02月02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官方統計的1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一如市場預期按月回落1個百分點至52.9%,顯示經濟活動踏入2011年有降溫的迹象。不過有分析認為,上月PMI下跌主要是受農曆新年的季節性因素影響,GDP增長的動力依然強勁;此外購進價格指數回升,則意味着通脹的壓力依然較大。

經濟強通脹勁 匯豐籲加息

同日公布的1月份匯豐中國採購經理指數,較2010年12月上升0.1個百分點至54.5%,升幅主要由新訂單帶動。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屈宏斌解釋,官方的PMI回落,主要受生產及就業放緩影響,該行數據於上述方面所作的季節性調整不同,不過兩項指數得出的結論其實相似:即內需仍向好,通脹壓力加劇。

該行建議,有見經濟增長動力及通脹均呈上升趨勢,當局應採取更嚴厲的緊縮措施,如於首季內再次加息及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內地官方的1月製造業購進價格指數為69.3%,較去年12月回升2.6個百分點,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購進價格指數更升逾7個百分點至70%以上,石油加工業、鋼鐵冶煉及加工業購進價格指數則保持在80%以上。

高盛:中央宜放慢投資

高盛亦認同內地經濟有進一步收緊政策的需要。不過,對於落實的時間與內容有不同見解釋。高盛建議中央應放慢固定投資的腳步,並減少審批新項目;該行估計,中央暫時會觀望今年首兩個月的經濟數據,在此基礎上再決定如何調控。

瑞信首席經濟師陶冬相信,內地今年經濟增幅仍可達9.3%,相比其他國家仍然屬於相當高的水平,故內地面對最大的挑戰,是通貨膨脹的壓力,而非經濟失速。他預期,內地會繼續透過加息及調高準備金率來控制通脹,但總體來說,內地的通脹是「結構性」上升,而非周期性,預計即使調控仍難以遏止通脹壓力。美銀美林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亦指出,由於2009年至2010年的寬鬆貨幣環境,未來內地不得不面臨高通脹的局面。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