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北川成中國小鎮樣板長青網文章

2011年02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2月03日 09:59
2011年02月03日 09: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在四川大地震中毁於一旦,需另地重建的北川羌族自治縣新縣城前日舉行「開城」儀式。新縣城名字「永昌鎮」是由國家主席胡錦濤親取,有「永遠繁榮昌盛」之意。縣城面積4平方公里,新建築可抗7級地震,由於新城注重環保低碳,被稱是中國未來小鎮的規劃藍本。

新北川縣城—永昌鎮距離舊址23公里,分為南部產業園區、中部綜合生活區、北部休閒旅遊度假區3個部分。建城總體預算為153.7億元人民幣,2009年10月由負責對口援建的山東省重建,2010年9月,僅一年時間便完成了重建工程。

耗150億一年建成

前晚(年廿九),北川新縣城舉行打開主城門「永昌之門」的開城儀式。按照羌族民俗,當一座新的村寨落成,一定會有一個「開寨」儀式,象徵新家新生活,由於目前已有逾80%居民遷入,選擇在春節前夕「開城」,一方面是慶祝新縣城有新開始,也是應節。

注重綠化 節能低碳

由於北川是川震後唯一要異地重建的縣城,中央極為重視,城市規劃集合了全國逾千名專家參與設計。北川縣委書記陳興春指出,縣城注重節能環保,主要建築物如醫院、體育館等使用地熱新技術來衡溫、主要道路使用節能燈、垃圾和污水能進行無害處理、居民房屋也全部使用較節能的外牆保溫材料,縣城人均綠地面積達160平方呎,每名居民都能在5分鐘內到達公共綠地,這也是未來中國小鎮的發展方向。

新縣城的設計也特別考慮到抗震防災,所有建築可防7級以上地震,穿城而過的安昌河防洪標準設計為30年一遇。

新縣城共建有11,084套安居房,現時已有7000戶包括原北川居民及其他縣區災民遷入,當年手拿吊瓶幫助被壓在廢墟下同學而被稱「吊瓶男孩」的李楊也是遷入者,他一家三口搬進800呎的三房新居,比過去的住房環境更舒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