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變革骨牌湧現 也門總統棄連任長青網文章

2011年02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2月03日 05:59
2011年02月03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繼美國盟友穆巴拉克屈服於民眾壓力後,美國另一反恐盟友、在位33年的也門總統薩利赫(Ali Abdullah Saleh)在國內示威浪潮壓力下,昨也宣布後年任期屆滿後不連任。有專家稱,突尼斯及埃及觸發的骨牌效應已深深動搖美國在中東奉行多年的外交政策,進退失據的美國如何應對,備受中東地區盟友關注。

由突尼斯燃起的反政府示威浪潮波及中東多個國家,長年不穩的也門也受到衝擊。1978年便開始執政的總統薩利赫近日面對國內示威,反對他計劃延長任期。反對派計劃今日再發動「憤怒日」大規模示威。就在示威前夕,薩利赫宣布後年任期屆滿後不尋求連任,承諾不會傳位兒子,又表示進行選舉改革,但要求反對派停止示威。反對派拒絕,稱今天示威如期舉行。

按目前規定,薩利赫2013年後便不能連任,但其親信正謀求取消限制。也門反對派12月已策動示威反對,惟人數不多。但在突尼斯及埃及示威浪潮鼓舞下,反對派上周成功動員1.6萬人上街。

由於薩利赫是美國打擊蓋達的重要盟友,也門不穩將掀動美國。長年不穩的也門現已成恐怖分子溫牀,更是近年多宗針對美國恐襲陰謀的源頭,包括去年破獲的打印機碳粉炸彈陰謀。自2009年破獲聖誕日「內褲炸彈」陰謀以來,美國給薩利赫的軍事援助倍增。而薩利赫亦讓美軍進入也門境內圍剿恐怖分子。

美進退失據未能掌握形勢

美國康涅狄格大學政治教授普雷思曼(Jeremy Pressman)撰文稱,為確保中東地區的能源供應及地區穩定,美國在中東地區向來依賴那些親美獨裁者,親美向來較民主優先,但突尼斯及埃及動搖了美國外交政策的長期指導原則,逼使華府重新思考中東外交策略。他指出,阿拉伯世界的民主浪潮向美國表明了,獨裁者並不穩固,而取而代之的民主人士並不會無條件親美。埃及上周爆發反政府示威以來,美國一直進退失據,顯得未能掌握形勢,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國務卿希拉里去年11月還在讚揚美埃關係是「中東地區穩定及安全的基石」,但未幾這基石便告不穩。上周示威爆發,希拉里還說穆巴拉克政府仍然穩定,直至周日才改口。

貝理雅﹕西方應迎合變革

不少評論猜測埃及的反政府浪潮會否蔓延中東其他國家,而美國為首的西方又會如何應變。英國前首相貝理雅說﹕「現時的變革過程將會影響整個地區……西方應嘗試跟這變革歷程合作」。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能否安然度過這場危機,備受矚目。沙特被視為全球最高壓政權之一,美國與它的伙伴關係向來受人權組織批評。沙特國王近年健康欠佳,繼位問題惹關注。路透社引述沙特吉達港一名婦人說﹕「埃及發生的事遲早會在其他阿位伯國家發生。民怨正沸騰,只待觸發。」

華爾街日報/路透社/紐約時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