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流浪童不一樣的農曆新年長青網文章

2011年02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2月04日 05:59
2011年02月04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農曆新年是合家團圓的日子,但在內地,有一群兒童卻無法在父母的呵護下享受家庭溫馨,而要在流浪兒保護中心過年。這些孩子有的是因智障、聾啞等殘疾從小就被遺棄,有的是因在家中長期受虐待而離家出走,還有的是不慎走失而無法聯絡到家人。對他們而言,「家」已經成為一個模糊、甚至不能觸碰的概念……

據內地傳媒報道,在陝西省西安市救助管理站,今年有十幾名孩子要留在該站下設的流浪兒童保護中心過年。他們中最小的4歲,最大的14歲,最短的來了幾個月,最長的已待了好幾年。孩子每天在保護中心8名老師24小時的輪流照顧下生活,由於擔心部分已有流浪習慣的孩子逃出保護中心,他們大部分時間只被安排在室內活動。長期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之間因而累積了深厚的感情,大孩子照顧小孩子,小孩子依賴大孩子,彼此成為生活中的「家人」,互相依偎「取暖」。

母親一見兒子就跑掉

像許多流浪街頭被送到救助站的孩子一樣,今年14歲的詹英傑關於家的記憶支離破碎:他腿有點跛,父母離婚後都不願要他,兩年前他被送到保護中心。工作人員曾費盡心思,打聽其父母下落,有一次好不容易找到詹母的打工地方,結果他媽媽一看見兒子就跑了。

11歲的王傲則在救助站過了4個農曆年。他家就在西安,但父親是吸毒者,王傲經常找不到,年邁體弱的祖母又照顧不了他,王傲經常只能餓一頓、飽一頓,在街上流浪。雖然有父親來接,王傲卻不願跟他走,救助站工作人員也不願把他交給其父,「他父親吸毒,教孩子站在馬路中間敲詐來往車輛,還經常打罵孩子,這樣的父親,會把孩子毁了……」

保護中心給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內設活動室、圖書室,醫務室,孩子按男女分住不同房間,可洗熱水澡,周末還有熱心人士和大學生義工來探視,並教他們一些歷史、英文等文化課。

孩子不願回家才是問題關鍵

但近兩年來,西安市救助站滯留的流浪兒童愈來愈多。從2007年11月正式掛牌以來,西安流浪兒童救助保護中心已救助了700餘名流浪兒童。這些孩子為何長期滯留?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一部分是智障兒童,被父母親遺棄、有家難歸。一部分是問題家庭,父母離婚後雙方都不願管孩子,導致孩子流浪街頭,「很多救助的孩子說不清姓名、家庭住址,令救助人員無功而返,成為救助難題。」

救助站工作人員亦憂心地表示,流浪兒童的話也有真有假,關於家庭情况,經常每問一遍,就會有不同的版本,「有些孩子可能是被遺棄的,或是破碎的家庭給他們帶來了巨大創傷,孩子願不願意回家,才是問題的關鍵。」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