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全球暖化,本港出現極端天氣的次數將愈來愈頻密,個人除了在生活上減少碳足印,亦要提高防災意識。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的土力工程處計劃在港建造首個災難歷險館,以逼真立體模型及相片,讓市民親身體驗山泥傾瀉、颱風、水浸及地震等天災的威力,若計劃今年內得以落實,最快可於一年半後展出。
土力工程處總工程師鍾偉強表示,去年11月在維園舉行的「護斜坡防天災繽紛嘉年華」,便搭建了一個臨時「災難歷險館」,讓市民親身感受天災威力,由於資源有限,展館未盡完善,如模擬地震只能做到輕微晃動,未能模擬不同級數地震帶來垂直及橫向移動及強度。
模擬天災破壞 宣傳防災
土力處正在構思災難歷險館各種展館的設計,初步打算租用康文署轄下的場地如博物館,但最快一年半後才有空檔;另一方案是租用工廠大廈單位,可以較快上馬,亦符合政府推動活化工廈的政策。展館將以逼真模型和片段,模擬各種天災造成的破壞,例如山泥傾瀉;地震館則參考外國做法,模擬各種級數的地震強度及搖動方式。
斜坡工程圍板換新裝
展館初步會以流動方式展出,每幾個月轉到其他地點,讓更多市民入場參觀。除了以展館形式宣傳防災意識,土力處亦計劃為全港正在進行鞏固工程的斜坡圍板換新裝,在灰色的鐵板上鋪上色彩繽紛的膠片,以改善工程地盤的沉悶形象。
鍾偉強表示,全港約有120個斜坡工程,美化工程圍板外觀既可改善形象,亦可在圍板設計加入斜坡安全信息,達到宣傳功效。土力處初步於尖沙嘴訊號山公園、西環蒲飛路及西貢大網仔路試驗新圍板,每米成本約1000元,較鐵板的700元貴四成。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