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擬加強清拆僭建物及對付劏房,但大角嘴一座非法改裝為住宅劏房的工廈,其住客竟一早獲悉地政總署巡查時間,劏房住客可「走鬼」迴避調查;有關業主過去3年更鑽法律漏洞,知悉屋宇署無權入屋,以「鎖門不開、釘契不理」的對策,續出租工廈劏房圖利。
屋宇署發言人表示,期望盡快立法,賦權署方日後可向法庭申請手令入屋調查劏房或僭建物,以解決調查劏房的困難。
違土地用途 易燃木板劏房
大角嘴洋松街78號原是一幢五層高工業大廈,但上址屬同一伍姓業主所有的的4字樓、5字樓單位及天台連僭建屋,卻疑被非法改成近30間劏房供住宿之用,違反土地用途。記者上月曾巡視上址,發現消防安全及衛生成疑,不少劏房僅以易燃木板分隔,部分電線殘舊,天花部分批盪剝落,若發生火警後果堪虞。部分住客向記者投訴劏房衛生環境差,但因租平唯有繼續住。
曾發警告信清拆令 三度釘契
記者翻查土地註冊紀錄及向屋宇署查詢發現,屋宇署過去3年已至少4度對業主伍氏採行動﹕由07年底開始,屋宇署陸續發現上址4及5字樓及天台有非法改建、僭建物等,遂曾多次發警告信、清拆令及三度釘契。
屋宇署發言人透露,業主拒絕清拆僭建物,單位又長期鎖門不開,屋宇署多次派員入屋調查都告失敗。
巡前一周告知 業主着住客迴避
直至近月,地政總署亦發現上址懷疑被用作住宅(劏房)遂介入調查,於2月1日曾派員到上址視察。屋宇署得悉後曾欲同行入屋,但被業主拒絕,最後只有地政總署人員可進入單位。
本報揭發,地政總署2月1日的巡視疑同屬徒勞,因有人早於巡視前一周已得悉巡查會在2月1日正午後進行,遂事先貼出通告,要求近30劏房住客在2月1日當天正午12前暫時離開迴避調查。
上午住客拾細軟暫離
記者目擊在2月1日上午11時許,一名年約30歲的女子攜載着一名嬰孩的嬰兒車步出大廈,一男一女其後亦分別捧着一台殘破的電腦顯示器和一個載滿物品的黑色垃圾袋離開大廈。他們在工廈鐵閘外逗留了10分鐘,其間一名老翁曾打算進入大廈,有人即向老翁說:「唔返得住呀!4點後先返得去呀!」該老翁聞言後離去。
一名離開工廈女子承認租住該幢工廈劏房已多月,另一女住客則聲稱是政府通知房東巡查日期和時間,房東再通知住客,但她未有明言房東有否要求住客「走鬼」。
觀察期間,記者整天見到一名懷疑與劏房業主有關連的紅衣男子,不斷在樓下徘徊及翻看文件。下午2時,一輛地政總署車輛曾駛經工廈,但記者未確定有否該署人員曾進入工廈,屋宇署則證實地政總署當天曾派員調查上址。
至下午約4時,終有人帶領疑「走鬼」的劏房住客返回工廈,記者曾向紅衣男子查問,他承認他與親戚「在附近有好多物業,係地膽」,但強調不歡迎記者採訪。
明報記者 陳志偉 屈俊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