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初中時因「倒及牙」影響咬合,引致發音不準兼影響進食的港大女畢業生,箍牙多年但無效,至2012年決定求診,透過港大牙醫學院進行顎骨矯形手術。惟手術後六天,她的左邊頸部大動脈突然撕裂,出現腦中風,導致右邊身活動能力受影響,右手掌不能張開,走路時一拐一拐,面部更歪斜。事隔六年多,她入稟高院,向港大及當年負責手術的時任港大牙醫學院口腔及頜面外科講座教授張念光索償。
無力咬斷食物
入稟狀未有列明索償金額,現年28歲的原告馬嘉敏在入稟狀中表示,她於2012年9月25日在瑪麗醫院接受有關手術,但因被告的疏忽治療,包括診斷、治療計劃及建議等,對她造成傷害。案件排期於今年7月15日再訊。
馬中風後曾接受多次手術,至2014年在律師陪同下開記者會,懷疑手術過程失誤,連串後遺症包括她的前排牙齒無力,未能咬斷食物。有牙醫向《蘋果》解釋,「倒及牙」是指下顎太長或上顎太短,致下巴向前凸出,即俗稱「鞋抽面」,除影響儀容,亦可影響進食和說話咬合,須做手術才可根治,但「唔做(手術)都唔會死」。他指手術不算高風險,一般風險包括手術後舌頭、下巴、下唇及臉部可能短暫麻痹,或牙根壞死。有口腔頜面外科專科牙醫表示,手術可歷時10小時以上,因手術位置鄰近部份神經線和血管,神經線會因應顎骨長短而被拉扯,頸大動脈部份通往面頰及顎骨的分支亦可能受影響。
案件編號:HCPI45/19
■記者蔡少玲、伍嘉豪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無力咬斷食物
入稟狀未有列明索償金額,現年28歲的原告馬嘉敏在入稟狀中表示,她於2012年9月25日在瑪麗醫院接受有關手術,但因被告的疏忽治療,包括診斷、治療計劃及建議等,對她造成傷害。案件排期於今年7月15日再訊。
馬中風後曾接受多次手術,至2014年在律師陪同下開記者會,懷疑手術過程失誤,連串後遺症包括她的前排牙齒無力,未能咬斷食物。有牙醫向《蘋果》解釋,「倒及牙」是指下顎太長或上顎太短,致下巴向前凸出,即俗稱「鞋抽面」,除影響儀容,亦可影響進食和說話咬合,須做手術才可根治,但「唔做(手術)都唔會死」。他指手術不算高風險,一般風險包括手術後舌頭、下巴、下唇及臉部可能短暫麻痹,或牙根壞死。有口腔頜面外科專科牙醫表示,手術可歷時10小時以上,因手術位置鄰近部份神經線和血管,神經線會因應顎骨長短而被拉扯,頸大動脈部份通往面頰及顎骨的分支亦可能受影響。
案件編號:HCPI45/19
■記者蔡少玲、伍嘉豪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