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公眾對雷曼事件熱情淡卻,議員亦「順應民情」放軟手腳。不過,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立法會當初在爭議聲中引用《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這把「尚方寶劍」調查事件,傳召財金官員以至銀行「大孖沙」作供,「權力愈大,期望愈高」,若議員在調查過程表現得不負責任,將影響日後引用特權法的道德力量。
或影響將來引用特權法
蔡子強指出,2008年雷曼事件爆出後,因受影響人數眾多,幾乎各行各業各區選民都有「中招」,為免因沒有參與雷曼調查,在選舉中被指未有「為民請命」,故議員都爭崩頭加入委員會。不過自從大批事主接受和解方案、民怨開始減弱後,加入委員會的議員亦有不少選擇退出。
他強調,議員有責任事先考慮自己是否有能力應付大量工作,「當時應不應該引用特權法,社會都有爭議,議員要壓過反對的聲音決定去做(引用特權法調查),就要有承擔,因為公眾一定有很高的期望,如果你不負責任,調查報告出台後被抽秤,那會影響將來引用特權法的道德力量」。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