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再造水成本減 仍貴過東江水長青網文章

2011年02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2月07日 05:59
2011年02月07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為了減少倚賴東江水,近年積極探討使用再造水,渠務署在轄下13間污水廠設置污水重用裝置,當中以沙田污水廠規模最大,斥資720萬元安裝多重過濾裝置,每年生產36.5萬立方米再造水(即日產1000立方米),等於146個標準泳池容量,供應廠內七成非飲用水,例如冲廁、灌溉和稀釋化學品。

上水粉嶺供再造水未有時間表

渠務署署理總工程師白諫鳴表示,政府已成立跨部門小組,探討如何應用再造水,以減少耗用食水資源,初步擬於上水及粉嶺供應再造水作非飲用用途,暫未有推行計劃時間表。目前污水廠試驗再生水的數據及經驗,可視作日後大規模應用計劃的基礎。

每立方米6元 料總成本較貴

白諫鳴指出,水務署多年前曾進行海水化淡研究,每立方米成本約10元,沙田污水廠除同樣採用「逆滲透」技術,首度引入「壓力交換節能技術」,整個系統可節省20%用電量,每立方米再造污水的「出廠」成本降至約6元;東江水總成本約7元,但已包括過濾及輸送等過程,故估計再造水的總成本仍較東江水略高,暫亦不能取代淡水冲廁。

引入技術省20%用電

所謂「逆滲透」技術,是利用高壓把水分子透過過濾膜處理,濾去水中大部分雜質和細菌如大腸桿菌。沙田污水廠的再造水生產設施,由多重過濾裝置組成,首先將污水以2級處理,即以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物質,並以紫外光消毒,然後以兩種過濾系統,先後隔去直徑逾130微米(1微米等於百萬分之一米)及0.03微米的微粒,將水中的微粒濃度降低,最後以先進的「逆滲透」技術,將直徑逾1納米(1納米等於10億分之一米)的物質如病毒和鹽分隔出來,成為再造水。

對於再造水生產成本高昂,無助節省水費,白諫鳴回應稱,再造水可以省回水資源,長遠亦可減少依賴東江水,若技術可行,沙田污水廠會增加再造水生產量,由目前供應廠內七成非飲用水提升至百分百,但考慮到市民未必接受,暫不會推廣至飲用用途。至於其他設置了再造水裝置的污水廠,則會試驗不同國家生產的裝置及型號,以找出表現最佳的裝置。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