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兩成意外中毒 忌用食物容器儲存長青網文章

2011年02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2月07日 05:59
2011年02月07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一名約兩歲男童,於任清潔工父親背包內找到用礦泉水樽盛載的「好味」飲料,喝了一口即吐血及出現吸入性肺炎等嚴重中毒迹象,原來小童喝的是白電油,幸好及時送院並於深切治療部治療,留院4天後完全康復。

香港中毒諮詢中心副總監謝萬里指出,男童父親任清潔工,負責清除街招,水樽內實是用作溶劑的白電油。

本港每年均出現不少類似個案,在去年中毒的4420宗個案中,22%屬意外中毒,當中26.6%即261宗個案發生在5歲以下幼童身上。謝萬里說:「出事最多是一歲半至3歲之間的年紀,因為他們會行會走,又好奇,其中男仔更加比較高危。」

謝強調,家中暗埋不少中毒陷阱,兒童容易誤服的毒物包括清潔劑和漂白水等,今年亦有一宗誤服天拿水的個案。他警告,家長應避免把化學物品帶回家,就算要寄存在家,亦切忌用易打開的飲料及食物容器儲存,以免兒童誤以為「好味」亂放口中。藥物亦應小心處理,「曾有一名祖母把藥丸放在桌上,兒童看見了,很易以為是糖吃了下肚」。

中毒應側卧 勿扣喉

謝萬里表示,假如幼童不慎中毒,家長在送他到醫院途中,可把幼童「打側」睡下,讓毒物隨口水自行流出。切勿以扣喉的方法,企圖把毒物強行嘔出來,否則很可能刺激腸胃,增加吸入性肺炎的風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