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蓄勢待發的人民幣計價新股(IPO)將於兔年出籠,港交所(0388)主席夏佳理表示,下月會向業界介紹技術操作。他稱關注本港的人民幣存款,是否足夠支持人民幣股票初次發售(人民幣IPO),也要研究未持有人民幣的投資者,如何參與其中。針對人民幣存量不足,他不排除與內地銀行安排備用額,建立資金池,應付人民幣IPO的需要。
但有證券界人士認為,港交所為沒有人民幣的投資者,設計方法讓他們參與買賣,實屬多此一舉。他指若人民幣新股有吸引力,市場人士自然會兌換人民幣參與。
3月向業界介紹人幣IPO操作
港交所主席夏佳理與行政總裁李小加,昨日出席兔年第一個交易日開市儀式。夏佳理表示人民幣IPO,技術操作上已經做到,他們會於3月向業界介紹日常操作。他稱目前未收到人民幣IPO的申請,現時最重要是考慮本港的人民幣存款量是否足夠。本港的人民幣存量由前年約600億元人民幣,至去年底增至3149億元人民幣。夏佳理指對股票交易而言,此存量仍然較為保守。
研讓無人幣投資者參與
夏佳理又提出,正在研究如何讓沒有人民幣資金的投資者,參與人民幣IPO。被問到如何設立人民幣資金池,他指港交所不排除與內地銀行安排人民幣借貸額度,擴大本港的人民幣資金池,但額度有限。
早前有消息指出,為了照顧人民幣存款不足的投資者,港交所研究向銀行取得數十億元的人民幣信貸額度,成立「資金池」。投資者欲認購人民幣計價股票時,可以通過資金池兌換。另外,認購價格會折算用港元計算,成功認購部分才會按招股書定立的匯率,經資金池換算為人民幣。
恒生:可先以港元認購
恒生銀行(0011)總經理兼財資及投資業務主管馮孝忠表示,以離岸人民幣(CNH)同業市場目前每日約5億至10億美元的交投量,會限制了人民幣IPO的集資規模。「如果無新安排,集資額在試驗階段可能只有十餘億美元,否則清算會出現技術性問題,如果集資額太大,離岸人民幣需求太勁,人民幣離岸價與在岸價就會偏離太大。」他又指出,實現人民幣IPO的其中一個可行方法,是容許先以港元認購,待分配股份後再以港元兌換人民幣,為實際獲分配的股份數目作清算。
有市場人士提出先用港元認購然後再用人民幣結算之議,是因為人民幣IPO的認購反應,無可避免受制於沒有人民幣孖展借貸。由於目前政策不容銀行向個人借出人民幣貸款,也不能向企業貸款作再拆借之用,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昨日與傳媒會面時明確指出,證券商現階段不可以提供人民幣孖展。
(明報記者陳健佳、毛婷婷、李家欣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