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蘋果日報】當Karl Lagerfeld「駕崩」,連陳豪都會被本地娛樂新聞提及,我們就不難想像,大台劇集洗腦效果厲害——因為陳豪演過形象極似「老佛爺」的時尚教主,衣着髮型以至眼前黑超都扮到十足,卻只是外觀臨摹。
當然香港也有時尚名人,亦有時裝設計專業,更有模特兒界長足盛事,然而時裝之於香港娛圈,似乎扣連極微,遠不如法國電影根本就是時裝命脈——那不是純粹把Coco Chanel、Christian Dior或聖羅蘭等等搬上銀幕,由劇情片到紀錄片都可把時尚拍到風起雲湧,而是時裝設計根本就是視覺甚至感官美學與突破,本來就與電影媒體拍翼齊飛,成就光影。
香港電影其實都有時裝設計一環,而金像獎每年也會頒發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和「美術指導」;這兩個角色,都與時尚攸關,雖云前者在金像獎舉辦的第十二年才設立,較後者遲了十年,但雙雙都啟導了香港電影的時尚想像。
是故香港電影會銘記張叔平為《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和余家安合作)設計林青霞所穿的飄逸紅袍,更有為《東邪西毒》設計人物身上的粗麻破布,除風沙翻舞竟美得動人耀目;而《花樣年華》穿在張曼玉身上的旗袍,懷舊得來卻緊得滿有束縛象徵,更可見人物的壓抑情感,以至《一代宗師》梁朝偉在街燈下白得發亮的紳士帽,都是他的手筆。當然我們還會記得和田惠美在《宋家皇朝》要大時代下的三姊妹穿出鮮明的個性對照,亦在《英雄》的秦王政憂患裏,要各方刺客穿得鮮艷比試。較現代感的,會有吳里璐的《紫雨風暴》和《甜蜜蜜》,讓赤柬歹角或港飄過客,作為異鄉人亦穿得平實而融入都市景觀。
觀眾聚焦明星風采
當然美術指導與服裝設計猶如雙生,讓香港電影更像葉錦添、文念中和奚仲文等等美指的畫布,為每一幕結合劇情需要與時尚質感。
如果老佛爺在香港娛圈,他或會在眾多服裝與美指的專才間穿插,更必然會介入香港電影的設計行列,成就影像與時尚突破。然而問題卻是,香港觀眾的視覺慣性,多聚焦在耀眼明星的風采與演出為多,卻少有把眼光放在電影的其他設計範疇之上,如服裝與美術,都不多為人留意;而即便前述專才名字響亮,或僅會被想及功能性的表達,而讓人以為設計僅為配合戲中人物身份與時代環境,卻不會被想及時尚的象徵與突破。是故如果老佛爺生在香港,或只會被看作是電影製作的技術專才,但能否有其突破空間,以至因此被稱作「老佛爺」,就可圈可點了。
從時尚巨人離世,思索香港娛樂,或更可明白,香港時裝難有土壤製造巨人;畢竟在香港娛樂文化裏,時尚大體只被想作服務媒體創作,而未能讓人洞察到,時尚本就獨立成章,如老佛爺的美妙手筆與突破——雖然香港時裝不乏才華之士,可欠的,是大眾理解時裝的審美教育。
撰文:陳嘉銘
本欄逢周二刊登
娛.文.樂
陳嘉銘,以文字品評娛樂,用筆桿敲擊文化。在大學教授電視電影,於生活敬愛動物生靈。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當然香港也有時尚名人,亦有時裝設計專業,更有模特兒界長足盛事,然而時裝之於香港娛圈,似乎扣連極微,遠不如法國電影根本就是時裝命脈——那不是純粹把Coco Chanel、Christian Dior或聖羅蘭等等搬上銀幕,由劇情片到紀錄片都可把時尚拍到風起雲湧,而是時裝設計根本就是視覺甚至感官美學與突破,本來就與電影媒體拍翼齊飛,成就光影。
香港電影其實都有時裝設計一環,而金像獎每年也會頒發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和「美術指導」;這兩個角色,都與時尚攸關,雖云前者在金像獎舉辦的第十二年才設立,較後者遲了十年,但雙雙都啟導了香港電影的時尚想像。
是故香港電影會銘記張叔平為《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和余家安合作)設計林青霞所穿的飄逸紅袍,更有為《東邪西毒》設計人物身上的粗麻破布,除風沙翻舞竟美得動人耀目;而《花樣年華》穿在張曼玉身上的旗袍,懷舊得來卻緊得滿有束縛象徵,更可見人物的壓抑情感,以至《一代宗師》梁朝偉在街燈下白得發亮的紳士帽,都是他的手筆。當然我們還會記得和田惠美在《宋家皇朝》要大時代下的三姊妹穿出鮮明的個性對照,亦在《英雄》的秦王政憂患裏,要各方刺客穿得鮮艷比試。較現代感的,會有吳里璐的《紫雨風暴》和《甜蜜蜜》,讓赤柬歹角或港飄過客,作為異鄉人亦穿得平實而融入都市景觀。
觀眾聚焦明星風采
當然美術指導與服裝設計猶如雙生,讓香港電影更像葉錦添、文念中和奚仲文等等美指的畫布,為每一幕結合劇情需要與時尚質感。
如果老佛爺在香港娛圈,他或會在眾多服裝與美指的專才間穿插,更必然會介入香港電影的設計行列,成就影像與時尚突破。然而問題卻是,香港觀眾的視覺慣性,多聚焦在耀眼明星的風采與演出為多,卻少有把眼光放在電影的其他設計範疇之上,如服裝與美術,都不多為人留意;而即便前述專才名字響亮,或僅會被想及功能性的表達,而讓人以為設計僅為配合戲中人物身份與時代環境,卻不會被想及時尚的象徵與突破。是故如果老佛爺生在香港,或只會被看作是電影製作的技術專才,但能否有其突破空間,以至因此被稱作「老佛爺」,就可圈可點了。
從時尚巨人離世,思索香港娛樂,或更可明白,香港時裝難有土壤製造巨人;畢竟在香港娛樂文化裏,時尚大體只被想作服務媒體創作,而未能讓人洞察到,時尚本就獨立成章,如老佛爺的美妙手筆與突破——雖然香港時裝不乏才華之士,可欠的,是大眾理解時裝的審美教育。
撰文:陳嘉銘
本欄逢周二刊登
娛.文.樂
陳嘉銘,以文字品評娛樂,用筆桿敲擊文化。在大學教授電視電影,於生活敬愛動物生靈。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