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大年初五,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協)帶領一眾低收入人士到勞工處向勞工處長卓永興拜年,希望政府能採納意見,於本月18日提交予財委會的改良方案中,維持「個人入息審批制度」、取消「72小時的工作下限」,以及將津貼額由600元提高至1000元。他們引述勞工處回應指會作讓步,但暫不透露具體細節。
津貼額盼提高至1000元
社協昨日帶同15名低收入人士與勞工處鼓勵就業交通津貼總行政主任楊聲南開會,社協幹事吳衛東表示,現時低收入人士主要從事散工,入息申報方面有技術困難,建議政府應接納低收入人士自行申報入息。處方於會上承認有關技術困難,不排除會放寬入息審查規定。
已於元朗、屯門、北區及離島區實施3年的交通津貼原本以「個人入息」為批核標準,只要入息不超過6500元即可獲批。政府去年決定將計劃擴展至全港18區,但改為「審查家庭入息」,3人家庭月入不可超過12,000元。吳衛東表示新條件嚴苛,令申請手續更複雜,會將部分低收入勞工排除計劃之外,令受惠人數大減,建議政府行雙軌制,加入「家庭入息審批」同時維持原有「個人入息制度」。
來自深水埗區做散工為主的譚平新表示,他每月的工時不穩定,有時會出現每月開工不足72小時的情况,要求政府剔除「72小時的工作下限」的規定。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