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奮鬥房】那一場沒有聲音的偷聽戲長青網文章

2019年03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3月03日 09:33
2019年03月03日 09:33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蘋果日報】演戲當然是藝術,而藝術,就是技術與創意的結合。出色的演員,除了能夠用爐火純青的演技去演繹出戲中的角色,還需要具備創意與幻想力,去突破製作與影像框架的限制,成就出動人的演出。
看過《逆流大叔》的朋友,不知你們還否記得吳鎮宇在家中隔牆偷聽的一幕?那場是講述一直暗戀鄰居Carol的阿龍終於守得雲開,得到Carol答應合租單位共賦同居。就在一晚二人在Carol家收拾之時,Carol的前男友突然說要上來取回私人物品,於是Carol叫「新男友」阿龍回到他自己隔鄰的家暫避。
然而阿龍又怎能安心?於是他一直隔牆偷聽二人的爭吵,可是他們的爭吵竟慢慢變成了感情的告解,最後更一起衝了出家門遠走,埋下了復合的契機。這場拍攝的方式,是以一個長鏡頭拍攝着鎮宇留心偷聽的過程,見他一直追着爭吵的聲音在牆邊來回地走,同時透過表情,去透露出他由擔心至憤怒,再知道將會失去這個女人,最後追出去想留住她的複雜心情。根據拍攝的流程,我們要先趕拍攝鎮宇那邊,而當時鄰家定欣的爭吵也只有劇本上的對白,未有機會讓她與「前男友」試位與綵排。被偷聽的那邊走位如何,聲音從哪個方位來,吵到多激烈,統統都未知,鎮宇可以怎樣演?靠他的想像力。
這場,我們只拍了兩take。第一take,我一邊看着螢幕,一邊讀出對白,再加上「向前走……返轉頭」之類的走位提示給他演。拍完之後,鎮宇說:「我再試一talk自己想像的給你吧!」
一切靠幻想而演
於是全場靜了,我也沒有作聲,專心的看着他第二次的演出。他竟然就真的靠着想像,去作出有如互動的反應──被大聲嚇一跳,順着聲音前跑,丟走牆上的雜物,讓耳朵貼在牆上聽得更清楚,終於聽到噩耗而眼眶變紅,想追出又不敢追,最後衝出大門……
我們在旁看着,心都跟着阿龍這個角色變得寒了,而更寒的是──你知道一切都是靠幻想而演出來的。那一場現在的效果,是我在九個月後,根據他的演出,反過來重寫爭吵對白,找定欣重錄,再加上環迴立體聲去移動聲音來源的方向結合而成的。那場戲的尾聲,還有另外一個拍攝上的小花絮。那場最後的一個鏡頭,是在大廈樓梯位影着兩道相連的大門,看見阿龍知道失去了Carol後,由鄰家回到自己家,由苦笑變憤怒,在玄關怒丟雜物,最後坐了在地上哭泣,打破了「Mark哥不會哭」這個堅持的過程。
我身為導演當然貪心,鏡頭roll了後,我一直不叫cut,看他繼續演下去會給我些甚麼。終於他坐在地上都哭完了,我都仍未叫cut,在以前的同類情況,某些演員會投降地抽離,然後說:「導演,cut喇!」但鎮宇呢?他知道我的用意,但也知道自己差不多演夠了,於是他邊演邊想出了一個方法,既能專業地在鏡頭前保持演出,同時又讓我不能不cut機,是怎樣呢?
他在哭過後,用手慢慢擦掉眼淚,嘆一口氣,演一個接受現實的表情,再站地來彎起身收起他扔過的雜物,之後……慢慢把打大門關上。
我看着螢幕,不禁笑了一下,暗叫了一句「你好嘢」,之後叫「Cut!」
片長關係,這一幕沒有放在正片裏,希望有一天能重見天日吧。
撰文:陳詠燊
本欄逢周日刊登
奮鬥房
《逆流大叔》編劇、導演,寫了18年劇本,自覺最能夠代表到個人思維嘅劇本其實係《追擊8月15》。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