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娛.文.樂】出氣好過打氣?長青網文章

2019年03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3月05日 06:35
2019年03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蘋果日報】葉德嫻為運輸署宣傳,被一面倒讚好「寸爆」缺德乘客,似乎為受過氣的我們出氣平反;Deanie姐亦因此引起中資媒體批評,說她是「佔中藝人」,運輸署作為政府部門用她如同代言,是捉錯用神。
中資媒體悖論就無謂細談,不過說「捉錯用神」,反而叫人另有聯想,是年初別個公營部門──醫管局,邀請明星為醫護打氣,竟如同一子全錯,滿盤落索。所言的「錯」,當然是醫療工作制度有問題,叫即使大明星如楊千嬅、陳慧琳、譚詠麟或謝雪心打氣,都像越打越洩氣 。
打氣與出氣,同為官方部門宣傳,效果差天共地;因此值得思考,是究竟那純粹因制度問題而把明星打氣拖垮,相對Deanie姐適時「為民請命」,是否就可算出氣合理而如同聖人?
當然,醫管局與運輸署的宣傳對象不同──前者是員工,後者是乘客;而當然所面對的問題亦有差異──前者是制度缺失,後者是公眾品德。不過可以設想的是,既然Deanie姐真的如中資傳媒所說是「佔中藝人」,對大眾而言就似乎擁有了為不義發聲的象徵,那如果由她去做醫管局宣傳為員工打氣,反過來千嬅就被對調到巴士去扮新紮師妹指罵乘客,譚校長更可以坐港鐵勸人讓座而大唱「彼此分擔總不分我或你……」,效果會否各都事半功倍?
碰上教育差事
或者千嬅與校長,縱不必然得到美言,卻保障名聲不失;反過來Deanie姐就必然因為幫了不良制度,英名盡喪!如此比較,是要說明,其實Deanie姐不必然如同大眾忽然讚好的「聖人」,卻只是碰上了一件(即使連缺德乘客也懂得指罵他人)的「教育差事」,去責備甚至揶揄缺德行為;任何藝人擔當這個角色,都已穩站道德高地,而一定如同聖人。
再仔細去看,這個「聖人」太易做,是因為在Deanie姐的片段中,乘客行為被誇張放大,比如有乘客用港鐵扶手舉腳拉筋,以至在車廂「High Tea」,現實裏應該真的難見,卻成了Deanie姐一句句「不如打後空翻」以至「不如打邊爐」等想當然咄咄逼人話語;比較真實的,是有乘客會用袋佔位或放腳上座等行為,而Deanie姐卻因為被想成替大眾出氣的設定,要她處處以對着幹的角色「演出」!這是一種以敵對想像設計的宣傳教育,而並不是為公德作出的深思遠見。
其實運輸署這幾年出過比如「人人守規則處處少擠塞」等宣傳片,呼籲大家合力在乘車或駕駛時「顧己及人」──其實這才正正是公德所在,以建基於互惠,卻非敵對。Deanie姐今次為運輸署改了宣傳調子,雖然本意良好,卻如篇首所言「捉錯用神」,就錯在教育方向竟然因此降格,而Deanie姐被舉若聖人,就更是矯枉過正了。
說到底,用明星作官方宣傳,遑論打氣或出氣,其實都意在借明星光環為政府說項,而藝人的「演出」適時與否,當上罪人或聖人都只是一線之隔;畢竟,為官方賣力,藝人只是棋子。
撰文:陳嘉銘
本欄逢周二刊登
娛.文.樂
陳嘉銘,以文字品評娛樂,用筆桿敲擊文化。在大學教授電視電影,於生活敬愛動物生靈。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