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歐美陣營爆內訌 華為趁勢大反擊長青網文章

2019年03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3月18日 08:35
2019年03月18日 08: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電訊巨頭華為自去年下半年開始,便經歷一段艱難時期,先遭美國拉攏加拿大及澳洲等國家共同封殺,及至去年12月1日華為太子女、副董事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令華為情況雪上加霜。惟華為在外憂內患之下沒有敗退,反而逐步展開反攻。
入稟控告美國政府
頭炮是華為創辦人任正非一改低調作風,今年1月中罕有接受多間內媒訪問,透露自己與女兒會「打打電話,講講笑話」。此外,早前北京一間獵頭公司更加開出年薪20萬美元,挖角外媒記者加入華為擔任公關,又邀請外媒參觀華為深圳總部,大做公關工程。
更受市場矚目的是,在孟晚舟的引渡程序啟動之際,華為不再坐以待斃、主動以官司反擊。本月4日孟晚舟先就加拿大未拘捕便先問話一事提出民事訴訟;及後華為入稟美國德州地區法院控告美國政府,指控美國政府禁止聯邦機構使用華為產品是未審先判,涉嫌違反憲法。除了官司之戰,華為在產品研發上並沒怠慢,在西班牙MWC 2019上,華為推出首款價值約2萬港元的可摺屏電話Mate X,與三星、LG等在市場一較高下。
踏入5G時代,華為的優勢變得明顯,使昔日反華為陣營漸生異心。英國傳媒指,政府或考慮限制電訊商使用華為設備的比例不得超過50%,但無意全面禁用。英國此舉與美國背道而馳,亦動搖歐洲各國取態。德國因對華為態度模稜兩可,觸發美國首次警告,若拒絕參與抵制,將限制與德國的情報分享。反華為聯盟變得鬆散之時,發生美國波音客機存有安全隱憂一事,或多或少增加中國反抗的籌碼,替華為事件帶來轉機。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