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海外穩健 分注收集長青網文章

2011年02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2月10日 05:59
2011年02月10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跌320點,報23164點,成交金額900億元,當中主動沽盤佔51%,離場意欲強烈。飽受通脹問題困擾的印度股市,年初至今已急挫近15%,在內地通脹未徹底受控前,市場的避險情緒仍然強烈,資金自由進出的港股便難有上升動力。內地加息,沽壓最大的是可能不獲加價的石化股、對經濟敏感度高的資源股、估值高企的內需股等,內銀股和內房股則跌幅相對輕微,反映估值低殘再跌空間有限,內房股可密切留意。

內地加息屬預期之中,終於調高活期存款則意義重大。市傳1月份消費物價指數升幅為5.3%,以現時6個月以上的貸款利率介乎5.6厘至6.6厘計算,實質貸款利率開始由負變正,在控制投資增長方面將逐漸收效。

不過,存款利率仍遠低於通脹水平,內地居民仍會為資金尋找出路。因此,儘管1年期存款息率遠高於活期利率,但活期存款佔總存款仍高達52%,資產價格上升推動的通脹風險相當高。以當前活期息的0.4厘息率,購買資產特別是住宅物業的誘因相當大,展望今年餘下時間,存款息升幅高於貸款利率的機會將不斷增加,內銀股盈利預測或會被調低,即使估值已低於長期平均值,但上升動力仍會疲弱。

資金續尋出路 內房有支持

至於內房股,萬科1月份錄得201億元人民幣銷售,銷情極度火爆,相對於過去3個月股價累跌近20%,情况令人費解。筆者認為,內地樓市真正發展起來,亦不過是近3至5年的事情,加上人口眾多,快速城市化,實質需求相當殷切,但內房股股價卻疲不能興,主要原因是投資者對政策風險的憂慮。

待3月兩會後 樓市漸明朗

內地對樓市最新亦最有趣的調控政策,是要求地方政府制訂樓價目標水平,並且要控制在此範圍內,否則地方官員便要問責。地方財政依靠賣地,若樓價過低將損害財政狀况,過去兩年高價賣出的土地,卻強制發展商低價出售亦不合理。因此,短期內地方政府肯定不會定出目標,但就會先行暫停發出售樓文件,待3月兩會中央發出清晰指引,才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因此,今明兩月銷情肯定會明顯放緩,內房股仍會面對沽壓。

內房股整個板塊,現時較資產淨值折讓約45%,與2008年資金鏈近乎斷裂時的66%,仍有一大段距離。不過,中央新政針對地方政府,並未直接截斷發展商的資金來源,與2008年時有天壤之別,加上內房股過去兩年收入強勁財力大增,財務風險遠低於2008年水平,故折讓實不應該達到當年水平,可趁短線進一步受壓分注收集,中國海外(0688)是穩健之選。

撰文:張兆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